红移、蓝移原理的猜想
(2024-03-19 13:57:27)
标签:
理论研究 |
分类: 宇宙天文航天 |
红移、蓝移原理的猜想
辐射体的运动方向和辐射方向相同发生红移现象,辐射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辐射方向相反发生篮移现象。
一、光子半径和光子波长的关系
我在《光量子波长和光量子半径之比的函数关系》一文中论述道,光量子波长和光量子半径之比,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函数关系,并且是正比例函数关系——和光量子的质量成正比,比例常数也较大。也就是说,光量子的半径和光量子的波长变化规律是:同大同小,并且当光量子的波长、半径变化时,光量子波长的变化量远远大于光量子半径的变化量。
二、分析光子频率的本质
元电荷的绕转速度是质量的起源,即m=kv,其中m是元电荷的质量、k是比例常数、v是元电荷的绕转速度。由于M^2R=Q、m=kv,所以k ^2v^2R=Q,由于光子是两个相互绕转的元电荷,绕转的等效周期为πR/v=π/ω,其中ω是光子旋转的角速度,由于频率是周期的倒数,所以光子的绕转频率为ω/π或v/Rπ。其实,ω/π这个频率就是光子的传播频率,也就是说,光子在传播过程中的频率不是由“波源”决定的,是由相互绕转元电荷的速度决定的,至少可以说,光子在传播过程中的频率是可以变化的,光子在传播过程中的频率就是光子的旋转频率,所以光子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干扰频率是会改变的。
三、分析红移、蓝移的物理原理
由上述论证可知:光子的频率就是:v/Rπ,半径越小、速度越大、频率越大;光量子的半径和光量子的波长变化规律是:同大同小,并且当光量子的波长、半径变化时,光量子波长的变化量远远大于光量子半径的变化量。辐射物体的辐射和观测者没有相对运动相比较的两种情况:
1、辐射物体辐射和观测者相向运动,即蓝移情况下。由相向运动,光量子的波长被“压缩”,由上述分析可知:光量子的半径也必然减小,虽然半径减小的很小,波长相对变化明显,光量子的频率会有明显的变化,保证光速不变。
2、辐射物体辐射和观测者相反运动,即红移的情况。由于相反运动光量子的波长被“拉伸”,由上述分析可得:光量子的半径必然增大,虽然半径增大的很小,波长相对变化明显,光子的频率变化相对于光量子半径的变化很大,保持光速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