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量子半径2的倍大于光量子波长是光量子多态的原因
标签:
理论研究学术研究 |
分类: 物理理论 |
我在《光量子波长和光量子半径之比的函数关系》论述:光量子的波长和光量子的半径的比值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并且是增函数——和光量子的质量成正比。也就是说,光量子的质量越大,光量子之间的相对距离越大(两个光量子之间越空旷),波长越小,波动性越不明显,即粒子性越明显,反之亦然。其数学描述:δ=λ/ R=HM/Q——(1)。其中,H、Q是常数,H/Q=2.21×10^-42/1.83×10^-78=1.21×10^36,我们可以看出,光量子波长和半径之比是正比例函数,并且比例常数(斜率)是很大的。
我们可以看出:δ函数的斜率特别大,说明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变化明显,该函数的自变量是质量,分析(1)我们知道:质量的变化引起光量子波长及光量子半径的变化,质量影响光量子波长的变化显著,还是质量引起光量子的半径的变化显著呢?我们再看推导方程(1)的另外的两个方程:Q=M^2R=1.83×10^-78;mλ=H。由于Q、H是常数,我们可以看出:光量子的半径随着质量的变化要比光量子的波长随着质量的变化快。由于光速是直线传播的,光波的平面示意图可以用下图表示(波长和半径的关系——离心、相交):
分析方程(1)我们得出:当δ=2时,光量子波中两个光子相切,即2R=λ。我们计算一下,此时光量子的质量M=2×Q/H=1.66×10^-36kg。由上面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出结论:当光量子的质量大于1.66×10^-36kg光量子波的两个光量子相离,当光量子的质量小于1.66×10^-36kg光量子波的两个光量子相交。10^-36kg数量级应该是红光量子相对论质量,即红光量子光速运动光子的质量。
光量子半径的2倍大于光量子波长时,两个光量子相交。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红光量子的两个光子是相切的,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红外线光量子都是相交的,并且波长越大相交部分越大(因为光量子的半径和波长由于质量的不变化是同大同小的,并且光量子的半径随着质量的变化比光量子的波长随着质量的变化快),光量子的波长达到某一数值时,光量子直径空间上可以存在多个光量子波长,由于一个光量子之内存在多个光量子波长,即一个光量子存在多种状态的影响,这类光量子一定表现为量子多态特性。下面我们分析极端波长的光量子的两种情况。
1、相关资料显示长波电台发出的电磁波粒子的最大波长是10^8m(宇宙间一定还存在大于这一数值的电磁波),将λ=10^8m ,m=H/λ=(2.21×10^-42)/10^8=2.2×10^-50kg;将λ、m代入(1)计算得:R=3.73×10^21m,2R=7.46×10^21m。2R/λ=7.46×10^21/10^8=7.46×10^13,可以说,数量极大的光量子波长存在于一个光量子直径之内,波长也很大,所以这类光量子具有较强的波动性,也一定呈现量子的多态特性,这种情况,量子的多态性达到极致。
2、伽玛射线暴粒子的能量可以达到950亿电子伏,我们把这一数据的单位转化为焦耳,950×10^8×1.6×10^-19J=1.52×10^-8J=Mc^2=hγ,解得M=1.7×10^-25kg、γ=2.3×10^25Hz,我们计算一下迄今发现最强伽玛射线暴粒子元电荷的绕转半径,将M=1.7×10-^25kg代入Q=M^2R=1.83×10^-78——(1)计算得:即最强伽玛射线暴光量子的半径:R=0.633×10^-28m,2R=1.27×10^-28m;γ=2.3×10^25Hz代入方程c=γλ计算得:λ=1.3×10^-13m,2R/λ=1.27×10^-28/1.3×10^-13=9.7×10^-16,即最强伽玛射线暴光子的直径和传播波长之比:9.7×10^-16,两个这样的伽玛射线暴光量子相对距离较大,波长、光量子半径极短,所以最强伽玛射线暴光量子,具有较强的粒子性,量子状态稳定,几乎不呈现量子的多态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