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的宇宙和微观的光子都是由于自身的膨胀形成的
(2022-03-22 08:56:01)分类: 物理理论 |
从宏观的宇宙和到微观的光子都是由于自身的膨胀得来的,并且膨胀的机理是相同的——都是质量的损失,它们都遵循系统常数:M2R=Q,其中,M是系统的质量、R是系统的可视空间半径、Q是系统常数。这个系统常数可以证明,由于证明比较繁琐,这里不在证明它。我仅用这个系统常数解释宏观的宇宙和微观的光子是如何形成的。
宏观的宇宙和微观的光子都是质量损失形成的,由于质量损失系统的空间半径变大(膨胀)形成宇宙和光子。
对于宇宙我们分析宇宙系统常数:M2R=Q,当宇宙系统常数中的M减少(质量转化为能量)时,Q恒定不变,R宇宙的空间半径必然增大——膨胀的宇宙就是这样形成的。宇宙诞生于奇点,即R极小,此时M极大,密度必然极大——奇点。宇宙系统的质量损失有两种情况:1、宇宙或星系等的整体爆炸;2、宇宙、星系等的辐射。这就是宇宙膨胀的机理,宇宙空间就是这样形成的,现象——表现为宇宙的膨胀。
对于光子,我们先说一下它的结构。光子是由一对相互绕转的正、负元电荷构成的。元电荷的质量是可变的,正负元电荷的速度是质量的起源,质量和元电荷间相互绕转的速度成正比,根据这一关系我们进一步可以推出光子系统的常数也是:M2R=Q,其中,M是光子系统的质量、R是光子系统的半径、Q是常数。光子的M如何减小呢?光子不能通过辐射减少质量,因为光子本身就是辐射的最终产物。光子在原子内部,半径极小。光子是通过自身的绕转速度减小、绕转半径增大——导致质量减小的,这样光子从原子内部辐射到外部空间,形成光速运动的光子。现在我们分析:M2R=Q,当M减小时,Q不变,R必然变大(膨胀),光子通过“膨胀”形成光速运动的光子,光子就是这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