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顿运动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相互印证

(2020-11-13 10:45:59)
标签:

学术研究

理论研究

分类: 物理理论

      定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定律的特点,是可证,而且已经被不断证明。定律是一种理论模型,它用以描述特定情况、特定尺度下的现实世界,在其它尺度下可能会失效或者不准确。也就是说,定律一般情况下是被实践和事实证明,而不是数学的推导。牛顿运动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是融会贯通的,是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证明的,下面我们探索证明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相互证明,以加深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并能熟练地、准确地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

一、证明牛顿第一、第三定律

1)证明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的描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数学表达式为F1=-F2

我们设两个物体的初始状态:M1V1M2V2,相互作用后状态为:M1V12M2V22,这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只受相互作用的内力(即作用力、反作用力),所以动量守恒,即M1V1+M2V2= M1V12+M2V22V12=V1+a1tV22=V2+a2tM1V1+M2V2=M1V1+a1t+M2(V2+a2t),化简得:M1a1t+M2a2t=0 因为相互作用的时间一定相等,并且动量守恒定律没有时间长短的限制,即M1a1+M2a2=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am得:F1+F2=0,即F1=-F2,这样就从理论上证明了牛顿第三定律。

2)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我们假M0物体的运动状态为:M0V0,经过一段时间,M0的速度,V1=V0+a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ama=F/m,物体不受外力,即F=0a必然为零,即a=0V1=V0.特别指出:当V0=0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二、证明动量守恒定律

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设有两个物体构成一个系统,相互作用前的状态是:M1V1M2V2相互作用后状态为:M1V12M2V22这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只受相互作用的系统内力(即系统内的相互作用的作用力、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我们知道:F1=-F2),设作用前系统总动量为:M1V1+ M2V2,作用后系统总动量M1V12+M2V22,我们计算作用后系统总动量:M1V12+M2V22,因为V12=V1+a1t1V22=V1+V2+a2t2,所以M1V12+ M2V22=M1v1+a1t1+M2V2+a2t2=M1V1+M2V2+a1t1M1+a2t2M2=M1V1+M2V2+F1t1+F2t2),因为相互作用的时间一定相等,所以t1=t2,又因为F1=-F2,即F1+F2=0,所以F1t1+F2t2=0,即:M1V12+ M2V22= M1V1+ M2V2,这样就从理论上证明了动量守恒定律。

三、应用举例

假设有一炮弹质量6千克,以初速度200/秒竖直上抛,经过10秒时炮弹沿水平方向爆炸成两部分,质量分别为m1=2千克、m2=4千克,测得m1的水平速度是6/秒(假设爆炸前、后质量不变,不计空气阻力,落地后水平速度为零,g10/2)。求:1t=15秒时m1m2在水平方向相距多少米?2t2=45m1m2在水平方向相距多少米?

解析:这道题的考核点:动量守恒定律、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匀变速运动。首先,在水平方向上炮弹不受外力,只有内力的作用,所以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可以求出爆炸后m2的水平速度。第二,爆炸后m1m2背向运动,两者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相距的水平位移,应该等于两速度绝对值之和与时间的乘积,还必须注意,m1m2是否落地,何时落地,落地后不再有水平速度,并且在落地前m1m2始终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具体解题过程:解:1、因为炮弹在爆炸时只受内力,所以动量守恒,由题意可知:爆炸前水平方向的动量为零,在水平方向上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1v1+m2v2=0解得:v2=-3/秒,根据vt=v0-gtv0=200/秒,令vt=0,解得t=20秒,所以t=15秒炮弹还在上升阶段,因为15秒时是爆炸后的5秒,即t1=5秒,所以m1m2水平相距x1=v1+v2t1=6/+3/秒)×5=45米。2、分析炮弹落地的时间,由1分析可知:炮弹的上升时间是20秒,从最高点落地的时间也是20妙,所以t3=40妙时m1m2就落地了,此时是m1m2相距的水平距离最大:x2=v1+v2t3=6/+3/妙)×30=270米。因为在40秒时落地,即爆炸后30秒落地,所以t2=45m1m2水平方向相距也是270米,而不是(6/+3/妙)×35=315米。

四、探索动量守恒定律和牛顿三定律的意义

我们探索用数学的方法对证明牛顿三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相互证明,使学生真正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的密切关系,以及动量守恒定律正确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启迪学生科学探索的能力,特别是基础科学探索的能力。科学发现、探索或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强基是科学探索的重要途经,并且强基或是理论重大突破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熟能生巧,只有真正理解、掌握才能应用自如,才能有所突破。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守恒定律中最难应用、最难判断何时用的守恒定律。在宏观力学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的可能性最大,也最容易被学生忽视,必须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动量守恒定律是适用范围最广泛的定律,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物体,还经常应用在电磁学中,高考难题必然会涉及动量守恒定律。

说明:若相互作用的力为变力,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写成:F=m*(dv/dt),上述证明论述依然成立。即任何足够小的时间段都成立,那么在整个时间段也成立,也就是研究高中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微元法。

邮箱:hyq131501@163.com

手机号:156118607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