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引力和斥力

(2013-08-31 21:07:06)
标签:

理论研究

分类: 物理理论

    从宏观到微观,物体之间的运动形式可以归纳为自转和公转,并且自转和公转是相对的。例如:我们研究地球上的某一物体和地球的运动形式时,可以认为,物体和地球以相同的角速度自转,也以认为,物体以和地球相同的角速度绕地球公转。其实,宇宙间的物体的运动形式都是由引力和斥力决定的,物体之间的引力是由自转产生的,物体之间的斥力是由公转产生的,我们所说的重力就是引力和斥力矢量合的体现,即物体和地球以相同的角速度自转产生的引力与物体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绕地球公转产生的斥力的矢量合——重力。我们再看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太阳、地球的自转形成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力,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地球和太阳的斥力,克服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力,形成半径相对稳定的圆周运动,详细论述如下:

   物体之间为什么会有引力,尤其是引力子是什么,是科学家难解之谜。相对于引力的斥力存在吗,也是科学家苦苦寻找的难题之一。

    大自然的变化是复杂多样的。其实,不论多么复杂的运动都是由自转、公转组合而成的。例如,我们熟视无睹的斗转星移的运动就是典型的由自转、公转组合而成的运动,并且它还是自然界最原始的运动规律,没有人为的干预。斗转星移的运动一定蕴含着物质运动的本质规律,主宰斗转星移的运动应该是引力和斥力。

    引力和斥力是怎样产生的呢?运动产生引力、斥力的观点是:引力是由物体的自转形成的,斥力是由物体的公转形成的;质量产生引力、斥力的观点是:物体的质量产生斥力,物体辐射到物体外部空间的质量产生引力。运动、质量是物体的本质属性,物体存在必然有质量、必然运动,所以运动、质量是引力、斥力产生的根源。分析如下:

一、引力的产生

    引力是由于空间的弯曲形成的,产生引力的空间(即引力场)是由于物体的辐射形成的。众说周知——地球是辐射的,并且是自转的。正是由于地球的这一特点,导致地球形成的辐射是弯曲的,即地球的引力空间(引力场)是弯曲的。地球由于辐射、自转形成的引力空间的弯曲程度是地球引力场大小的量度。

    引力场形成的条件:1、辐射(物体辐射到外部空间的质量),2、自转,缺一不可。辐射是任何一个物体都具备的。自转的物体产生引力场——弯曲的引力空间,弯曲的引力空间通过作用存在引力场之内物体的辐射产生引力,即弯曲的引力空间下压存在引力场的物体,其实就是向心,向心的原因是因为离转动中心越近引力空间的弯曲程度越大,和万有引力论述的两个物体的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是一致的。

    我总结的辐射规律:任何物理都在辐射,辐射使物体的质量减少。物体由于辐射减少的质量与物体的密度、热力学温度、表面积、时间的乘积成正比。数学表达式,m = B × ρ × T × S × t ,其中B是比例常数,ρ 是物体密度, T是热力学温度,S 是物体表面积,t 是物体辐射的时间。由辐射的数学表达式得出:温度大于热力学温标零度的物质都会辐射。(这一论述被美国物理学会2013年四月会议录用,录用链接地址:http://meetings.aps.org/Meeting/APR13/Event/192515、三、四月会议是美国物理学会中重要的两次会议。)说明辐射的强度和物体本身的质量、密度、温度、表面积、时间有关,换句话说,引力的大小也和这些因素有关。分析辐射的表达式可知,对一般物体来说,影响物体辐射强弱的主要因素是:质量、密度(密度越大、表面积越大,质量就越大)——这一结论也和万有引力论述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和质量成正比相吻合。对于宏观物体并且密度不太大,而质量的变化范围较大,这就是质量能决定引力大小的主要原因,这方面牛顿做得好,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

    作为质量标准的模型,118年质量消失50 微克。下面我们根据这一客观事实粗略推算一下比例常数 B。由于作为千克标准的模型是:高和直径都是约39毫米的圆柱,我们容易推算出它的密度和表面积,ρ = 21475S = 0.0072,为了方便,取T = 300k,推算出:t = 372124800m = 0.00000005(都是国际标准单位制),进而计算出:

B = m / ρ·T·S·t = 0.00000005 / 21475×300×0.0072×372124800 = 2.9×10-21

    其实,在宏观世界,密度不太大、密度的变化也不太大的情况下,引力大小质量能作为引力主要因素,可以舍去其他因素——近似处理。在微观世界,由于质量很小、变化范围也不大,导致质量不能成为引力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密度较大,且密度的变化远大于质量的变化,质量的变化已不能制约引力的变化,此时密度的变换能制约引力的变化,密度可以作为引力形成的主要因素代替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的质量。所以在微观世界,我们用密度作为引力的主要因素,舍去其他次要因素,仍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逻辑规律计算引力,这种合理变化使得万有引力规律还能应用到微观世界,并且能解释原子核的构成,即密度引力大于静电力,从理论上统一万有引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密度、质量作为引力的因素计算引力,都是对引力大小的近似处理。

    尝试准确描述引力、引力场。引力场的大小必须考虑辐射和自转。引力形成引力场的重要因素是辐射、自转,由辐射的数学表达式可知,物体辐射的强度和物体的密度、温度、表面积有关,形成引力场的另一个因数是自转。由上述分析可知,万有引力定律的逻辑描述是正确的,即描述引力的制约方式是正确的,但是确定引力的制约因素是物体的质量不准确。有上述分析可知,应该用物体的辐射强度和自转角速度的乘积代替万有引力定律中的质量。引力的表达式为:F=GB × ρ1 × T 1× S1×ω1)(B × ρ2 × T 2× S 2×ω2)/R2,所以引力场强的大小的表达式是:E=G(B × ρ × T × S×ω)/R2,其中,R是距辐射源中心的距离,ω是辐射源自转的角速度,G是引力恒量(不是万有引力恒量)。特别地:不自转的物体不能形成引力场,表达式因没有速度V这一因素,但是它可以受到引力场的作用,和产生引力场的物体相互吸引(因为他虽然不自转,但是它仍然辐射)。这样的描述不仅适用于宏观世界的普通物质,也适合宏观世界密度较大的天体,还适用于微观世界的微观粒子,例如质子和质子由于密度较大,它的引力也大于静电力,轻松解决原子核的组成问题,而不需要引入强相互作用。这样的描述不仅考虑到物体的质量,还考虑到物体的密度等因素,较为全面地、准确地反应了引力形成过程的本质。关于引力理论的研究已被美国物理学会2013年秋季会议录用,链接地址http://meetings.aps.org/Meeting/DNP13/Session/FB.8

    结论:其实,引力的本质是引力空间的弯曲形成的。

二、斥力的产生

    斥力是由于物体公转产生的,即曲线运动产生的。引力是物体的运动弯曲,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趋势的特性,即直线运动。这样就形成曲线运动产生斥力对抗引力。

    众所周知,自然界中曲线运动是由引力引起的,那么曲线运动能否产生斥力阻止曲线运动的形成呢?答案是肯定的。

    曲线运动产生斥力,并且斥力大小的数学描述为,F=mv2/R。这一观点已被美国物理学会20124月会议录用,链接地址:http://meetings.aps.org/Meeting/MAR12/Event/168950。三、四月会议是美国物理学会最重要的两次会议。曲线运动产生斥力的自然现象:用一条细绳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应该说没有受到向上的力,为什么还能向上拉紧细绳呢?是物体作曲线运动自己产生的斥力。运动汽车在经过拱桥的最高点时,汽车对拱桥最高点的压力一定小于汽车的重力,也是由于曲线运动产生斥力克服重力的结果。当然这些现象也可以用现在的理论解释——提供向心力,这样的解释很勉强,使向心力的概念很模糊,其实,向心力一定是合力,单纯的任何一种力都不可能成为向心力。

二、理论分析

    万有引力的数学描述是,F=GMm/R2,我认为曲线运动产生斥力,并且斥力的大小的数学描述是,F=mv2/RR为公转半径。由于辐射天体的质量在减小,我们可以看出,引力的大小与天体的中心质量和公转质量都有关,而斥力只与天体的公转质量有关,这样虽然由于天体的辐射会引起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是斥力的减少小于引力的减小,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减小的,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楞次定律规律;如果距离减小,我们又可以看出,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是引力的增大大于斥力增大,是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的情况,仍然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楞次定律规律。

    总结:引力和斥力都是物体的本质属性,引力、斥力都是由物体的质量、运动产生的,物体的质量、运动不同形式决定产生引力还是斥力。

参考文献:本栏目发表的《地球重力场是由于地球的辐射和自转形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