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教海探航”征文的写作(一)
(2013-07-04 18:11:26)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育科研 |
“教海探航”征文的写作(一)
(一)确定题目
1.新颖别致
A. 避免在前人的圈子里踏步
B. 抓住最新出现的问题,有动态水平
C. 能见别人所不见
2.切口要小
《小学作文教学:“有意思”胜过“有意义”》 (07年,通州,朱永平)
3.虚实相生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探觅“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策略》
4.准确严密
《给孩子一个文化的记忆》(07年,淮安,王乃涛)
《突破课堂的“惰性平衡”》(07年,邳州,魏星)
《遏制“结果”对“过程”的傲慢》(08年,连云港,侍作兵)
《儿童:走向独立的“这一个”》(12年,常熟,夏莉莉)
《警惕语文课堂的“朴而不实”》(09年,盐城,蔡绪稳)
B. 可以是不点名题意的
《阅读的锁钥》(07年,常熟,周振芳)
《解读“留白”的智慧》(07年,吴江,娄小明)
《我这样让学生“迷”上作文》(08年,吴江,管建刚)
C. 可以是问题式的
《应对“生成”,你准备好了吗》(04年,东台,周卫东)
《如何使德育评价更有效》(07年,镇江,李松梅)
《教育,该如何璀璨儿童的灵性》(09年,南通,丁爱平)
《文本阅读:该用哪只眼来看你》(09年,南京,黄雅芸)
5.逆向思维
《学校非正式教师组织与教师专业发展》(09年,盐城,王建荣)
(二)搜集资料
面向自己的教育实践
面向相关的教育理论
面向有关报刊和网络
例:《过一种有意思的教育生活》
(三)拟定提纲
简单提纲
《 此处无序胜有序——试论课堂教学中的无序活动》
(98年,吴江,吴韦萍)
无序,充分展示自我
无序,激起思维涟漪
无序,迸发创造火花
以兴趣为主控因素
以难度为次控因素
以安全为必控因素
以反馈为后控因素
详细提纲
1.安排好全文的布局
论文的结构:
•
•
•
•
2.安排好材料的使用
3.安排好论文的篇幅
《从直觉走向深刻和智慧——儿童语文学习文化建构的思考与实践》
引言
儿童文化进入小学语文的视野,语文教学有了对儿童更多的尊重和体贴,有了对儿童生命更大程度的呵护和尊重,富有儿童气息的语文学习引领着儿童的成长。然而,当我们怀着更深切的关心看待儿童,看待小学语文的时候,仍然需要经常考量:小学语文,离儿童、离儿童文化还有多远的距离?
一、行进:儿童学习文化的“度”的考量
•
(案例:苏教版语文第二册《春笋》)
•
(案例:苏教版语文第四册《鸟岛》)
二、求索:基于儿童学习原点的建构
•
(自然,自觉,自由)
•
(追求自我舒展,折射游戏精神,指向人格奠基)
•
(敏锐“语”的直觉,诱发“语”的灵性,发现“语”的意义)
儿童语文学习文化的建构,将引领我们更加更改看待小学语文教育。不至于在理和趣之间偏颇,不至于只见游戏,忽视意义,给我们一双更加儿童化的眼睛,使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儿童是真正的儿童,是真正意义上发展语文能力,获得生命成长意义的儿童。……
(四) 写作论文
要注意立论、推论和表述的科学性
要注意论点、论据和论述的逻辑性
要注意数据和文字表述的有机统一
要注意典型分析和一般分析有结合
(注:一般杂志论文3000字,教海探航征文6000字)
(五) 推敲修改
原则:删繁就简,使论点更突出,论证更有力,文字更炼达。
方法:
1.冷贮法:放,搁
2.跳脱法:第三只眼睛看
3.答辩法:回答专家或同事的提问
(六) 打印校对
要自己动手——再修改
要规范格式——字数,A4纸
要认真校对——发现笔误
(七) 署名
以示文责自负
有效到第三作者
填写作者信息表
(八)引文和参考文献
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夹注、脚注和尾注
知识产权和反学术不端
“教海探航”征文的写作(二)
一、写什么?
从教育现象、教学反思中提炼
(一)选题的要求:
1、新——选题要新
例如:把美术的美术元素移至科学教学——《行走在艺术之境 让真理诗意化地表达》
2、高——理论要高
在普遍的理论观点背景下,作者要提出观点,用具体的案例、数据印证自己的观点,最后要有提升。
3、深——选题要有思想深度(寓意)
4、熟——选题要有深刻的理解(要有实践、结果)
(二)选题的途径与方法
1、当前的教育困惑、难点、热点问题
2、教学中存在的盲点与存在问题
3、对教学中某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认识
4、新近的一些做法与思考(最近的活动、导向)
5、对专家讲座的反思
6、在阅读报刊杂志时,受到作者某一观点的启发。
7、课堂上的反馈与思考
(三)选题的思维方式
1、中观化的视野
2、联通化的策略
将学科之间相通、异质的东西联通起来。例如:《课堂发言的“三国演义”》——中、美、德三国课堂发言
3、注册化的概念
挖空心思地挖个“新颖”词汇,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例如:《轻阅读:儿童阅读的轻骑兵》
4、清晰化的表达
可以让人耳目一新。例如:为了教师生命的放飞
(注:通常题目很诗意,但副标题很务实、清晰)
二、怎么写?
1、分解:
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类型:并列式、台阶式。
策略:一个要点一般分成三个小标题研究,做到立体、严密、独特。
2、展开:
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个性化的表达。
准备:厚重的理论储备、丰富的实践积累、持续的立体思考、科学的教学想象、长久的写作锻炼。
3、修饰:
标题要新鲜,理论要匹配,结构要匀称,操作要完美。
(注:建议多利用文献检索、中国知网、搜索引擎,多看作者同类文章、同类话语,多利用科学调研及个别化的教师访谈,尽可能多占有写作材料,运用前沿理论做出好文章。)
“教海探航”征文的写作(三)
第一板块:“杰出水手”谈选题及专业成长体会
l
——连云港市师专二附小
一、论文形成的必经之路:
选题、选材、剪裁(结构—几节标题)、初稿(有灵感时及时写下来)、修稿。
二、论文选题意义:题对文一半
三、论文选题的标准:
喜新厌旧(文章有陌生点,老点有新意)
四、论文选题方法:
第一招—会仿生:
他山之石
例:《语文元素:数学教学的另一扇窗》
第二招—善变化:
变角度(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如加入文化的视野
例:《文化视野中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与思索》
变角色
例:《寻求语文的“敞亮”境界》
变观点(对原有观点的质问或是不同思考)
例:《熟一定生巧吗?》
第三招—爱挖掘
旧瓶装新酒
深挖一口井
处处有芳草
五、论文选题途径
日常生活与教学实践
例:《成长伴侣:让差错焕发生命的熠彩》(从中央电视台学生游泳溺水想到)
兴趣爱好与教学实践(喜欢下棋,其中的博弈思想对教学的思考)
例:《在互动与均衡中给你自己呼吸—博弈的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思考与教学实践(不阅读就面目可憎)
例:《追寻好的数学
l
——淮安市实验小学
一、四次经历:一片属于自己思想的芦苇
1、《给孩子一个文化的记忆》 (看一些关于教育文化的书 文化学)
2、《从知识走向素养——数学教学价值的提升》
3、《穿越在理性精神与人性光芒的道口——数学教学的理性把握》
4、《指向儿童心中柔软的区间——数学感觉的教育意蕴及实践诠释》
四篇论文,四次经历,成就了探航之梦。
二、选题路径—一个纠结的问题
我想写一个问题时别人已经写过?(其实背景不同、学生不同、教材不同等等)
改变思维方式:在抽象的理论中去寻找、在与孩子的实践中寻找
问题不一定是选题,选题一定是包含着如何看问题、解决问题
选题的思维方式:
1、寻找常识
2、舍近求远
3、冷饭热炒
4、教海捞针
5、改头换面
6、他山之水
7、透视热点
8、制造假象
9、跳出学科
l
——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
一、优秀的教海探航征文有什么特点:
新(话题、新奇的表达、新颖的视角)
深(思考、剖析、思想)
真(事实、感情)
二、优秀的探航文章的要求:
1、选题正确; 2、论点鲜明; 3、结构合理;
4、论证充分; 5、案例贴切; 6、尾声升华。
三、好的选题哪里来:
1、从教学实践中来(不要写自己经验外的东西—冰心);
2、从研究思考中来;
3、从“他山之石”中来;
4、从热点思考问题中来;
5、从冷门挖掘中来;
6、从学科(本质)探究中来;
7、从自己教学主张中来;
8、从探航优秀论文选题中来;
四、选题的方法:
学生学习研究、教学主张、实践新课标、探究学科本质、学科交叉、现状调查、儿童理论研究等方法。
第二板块:专家引领
l
——《江苏教育》杂志主编
一、教海探航征文的基本结构
1、题目;
2、内容摘要(主要观点内容引发读者关注);
3、关键词;
4、正文(引言,主论—提出观点、应用材料证实或驳斥别人的观点,结论);
5、引文和参考文献。
二、写作一般流程:
(一)、确定题目:
1.新颖:(让人眼前一亮)——可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角度思考
1)
2)抓住最新出现的问题
2.切口小:
理想课堂的三个标志性特征(境界):心灵向往、流连忘返、没齿难忘
例:《小学作文教学:“有意思”胜过“有意义”》
3.虚实相生(正标题需美,副标题揭示研究的观点)
4.准确严密(题目或就是观点、或揭示研究观点)
5.逆向思维(与别人思考的不同)
亲近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二)、收集资料
(三)、拟定提纲
简单提纲(一级标题就可)
详细提纲(
(四)、写作论文基本要求
(五)、推敲修稿(删繁就简)
冷贮法、跳出法、答辩法
(六)、打印校对(是修改的过程)
要自己打印、
(七)、署名
文责自负、合作说明
(八)、引文和参考文献
直接引用要用引号。个别说明:脚注、尾注,统一说明:在文后注出参考文献。
他与老师们分享:论文一定要有理论的支撑,选题要有独特的视角、眼光,论证要有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他之所以几次获得一、二等奖,是因为他把参加这样的论文评比,当作是对自己一年教学的检阅,一次写作的历练,一次精神的盛宴。听了彭主任的讲解,老师们明白了好文章是“做出来”的,要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来写。
“教海探航”征文的写作(三)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和老师们聊写作》(海门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吴勇)
一、
1.别人眼中的吴勇
(1)你真能写——周围同事领导说
(2)你真会写——一些骨干教师和教研员说
(3)你写的真好——一些教育杂志的编辑说
2.写作即历程
(1)写作是经历之事、感悟之后的事情
(2)写作本身就是一种经历
发现的激动
表达的快感
陌生的纠结
观点的兴奋
发表的期待
刊载的分享
(3)写作即旅程
(4)写作即征程
二、写作历程
1. “问题链”——写作需要源于生活的真实问题
(1)问题一:你是怎么做的?
(2)问题二:为什么要这样做?
(3)怎样做才更合理?
(4)怎样做才更简练?
(5)怎样做才更有意义?
2. “故事链”——写作需要源于教学的鲜活事件
(1)敏锐发现故事
(2)悄然生长故事(
(3)适时创造故事
3.“逻辑链”——写作需要形成自己的逻辑系统
(1)专注于一件事
(2)做实在,做完整,做透彻
(3)形成学理体系
(4)写作要有专业精神
三、给青年教师的建议
1.第一步:学说别人的话。
2.第二步:用别人的话来说自己的话。
3.第三步:说自己的话,让别人无话可说。
《题目从哪里来》(连云港师专一附小张礼霞)
一、论文选题关注面
1.关于理念
2.关于管理
3.关于教学
4.关于德育
5.其他
二、寻找有意义的研究问题
1.从实践中来
2.从问题中来
(1)教学实践
(2)文献检索
(3)课题研究
3.从兴奋点来
4.从经验总结中来
三、论文题目撰写的注意点
1.准确性
2.互异性
3.实用性
4.突破性
5.适合性
《教育科研论文选题与写作》(灌云县实验小学侍作兵)
1. 基于问题、学习、研究、反思、批判(逆向思维)、思考、实践、课堂、个性、积累。
2. 一篇文章源自于10本书,20篇相关文章,就有了自己的句子。
3. 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4.一定要有系列的研究才能出大的成果。
《编辑眼中的好文章》(《江苏教育》编辑王昱)
1.征文和投稿不一样:观点好就可以投稿;征文的读者是专家,要有读者意识;
2.每周一个编辑可收到200篇稿子,不用改的几乎没有,拿来就可用的几乎没有。开头“语文课标说”、“苏霍姆林斯基说”、“叶圣陶说”,结尾“让我们共同如何如何”,方法是删头去尾。编辑不想看课标是怎么说的,而是想看你是怎么看的,建议——开门见山。
3.六点要求:
(1)目的是让读者信服某个道理;
(2)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3)要有新意,了解已经发表了的同类文章,不断修正自己;
(4)观点可以有商榷,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5)选题是自己的,基于真实的实践;
(6)不断修正论点,体现深化的过程。
4.突出两点:
(1)新意:自己的立场、观点、意见
(2)深度:在一个点上挖深
5.杜绝抄袭:学术不端软件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