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浔埔民俗文化村

标签:
泉州浔埔渔村浔埔女民俗文化旅游 |
分类: 游记 |
来到泉州,很自然就会想到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惠安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和民俗闻名遐迩,吸引着各方游客前往观光游览。这次小吴在泉州,原本也想去惠安一游,但因上海家中有事,第二天傍晚必须离泉返沪,时间紧迫,无暇顾及,不免遗憾。当地朋友得知后特别向小吴推荐,说是鲜为人知的浔埔民俗文化村就在泉州市区东南隅,距城不过十余华里,近在咫尺,既然无暇顾及稍远处的惠安,何不就近前往异曲同工的浔埔一游?
原来在福建,除了惠安女之外,还有两处渔家女同样具有独特的服饰和装束,那就是湄洲女和浔埔女。惠安女、湄洲女和浔埔女,历来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女。解放以来,经过发掘、加工和宣传,惠安女、湄洲女的形象早已享誉海内外,成为远近闻名的奇葩,而浔埔女却尚在沉睡之中,几乎不为外人所知。
呵呵,近在咫尺,藏在深闺;异曲同工,何乐不游!于是,第二天一早,用罢晨点,便驱车来到了这个前所未知的浔埔民俗文化村参观游览。
进得村来,左转右转,首先来到了这个小庙跟前。这是一个供奉海神妈祖的圣殿,在泉州一带颇有名气,是泉州市的文物保护单位。
http://s2/middle/54583974gb5330eb7c431&690
http://s8/middle/54583974gb5331003ead7&690
http://s1/middle/54583974gb533107f9910&690
http://s7/middle/54583974gb533120efe76&690
http://s8/middle/54583974gb53312885987&690
浔埔顺济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加以扩建,民国二十年(1931年)重修,文革中居然没有大的破坏,得以幸存至今,前前后后,算来也有将近五百年历史了。
该宫坐北向南,现存为两进,中有拜亭,外有拜埕,宫门前左右两尊石狮很有特点。
http://s7/middle/54583974gb53642e9b246&690
http://s8/middle/54583974gb5364374dda7&690
宫门外有一个小广场,正南边有一个戏台,顺手处还有一颗看上去已经很有些年头的大榕树,或许可认做浔埔村的标志招牌吧?小吴估计,这里应该是浔埔村的中心,当然,也应该是村民们逢年过节、吉庆聚会的场所。
http://s3/middle/54583974gb5364a3e10e2&690
http://s1/middle/54583974gb5364b56efc0&690
http://s16/middle/54583974gb5364c55056f&690
http://s13/middle/54583974gb5365381ff1c&690
http://s13/middle/54583974g78856ecefb2c&690
http://s13/middle/54583974gb53654b0f7cc&690
http://s6/middle/54583974gb536554f6865&690
http://s6/middle/54583974g78856efcf0b5&690
http://s14/middle/54583974gf141f5fe861d&690
http://s8/middle/54583974gb5365ca96fc7&690
浔埔民俗确与周边乡村有其明显独特之处,可谓奇而不俗,艳而有韵。早先村民或因生活奔波,或因信息闭塞而无暇顾及到发掘和宣传,致使长时间默默无闻。今天浔埔女应急起直追,有关方面也应组织专人抢救,使浔埔女能够不落人后,与惠安女、湄洲女相与媲美,并驾齐驱,真正成为福建三大渔女之一才好。
错过惠安,邂逅浔埔;真是这次泉州行的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