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黑龙江d1哈尔滨—伊春

标签:
哈尔滨伊春华梅西餐厅中央大街 |
分类: 2014我们去过的地方 |
今年的计划里本来并没有东北,只能说总有些随时的想法吧。但是对于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真是无法同意。
北京到哈尔滨有2趟非常合适的火车,Z1和Z15,Z15是北京站直达哈尔滨,一晚上的火车,软卧价格400出头,实在是方便,这也是我这个飞机党这次选择坐火车的原因。
火车早晨到哈尔滨站7点多,哈尔滨火车站给我的印象极糟,脏乱差,存包巨贵。
从火车站坐103或者101到防洪纪念塔下车,就是中央大街附近了。
中央大街走到尽头,对面是太阳岛,这个因为歌曲非常出名的地方,去过的人都说没意思。
防洪纪念塔是为了纪念抗击1957年哈尔滨的特大洪水而建造的,当时还获奖了。
在江边坐了一会,我们就去逛中央大街了。
7月中旬已经数伏了,可走在这里就像是北京5月的感觉,只要是树荫下就一点都不热,吹的也是凉风。
哈尔滨比较有名的西餐厅有华梅、马迭尔、露西亚几个,今天中午就吃华梅好了。
门口排队的人把我们吓一跳,刚刚11点怎么会有这么长的队?仔细一看排队的人都是买华梅的面包的。
二楼的大厅有点小华丽,我们就在这吃的。
baidu:
1925年俄国人楚吉尔曼在东北第一大城市哈尔滨道里区西八道街上创建了一家俄式西餐茶食厅,当时营业面积只有70多平方米,主要经营俄式西餐茶食小吃。1925至1956年间,餐厅几易主人,他们中有俄国人,德国人,波兰人,捷克人和中国人,1959年公私合营后改制为国营企业,迁址到现中央大街112号,改名为华梅西餐厅。华梅西餐厅以经营俄式大菜为主,兼营法意式菜系,建筑和饮食风格被认为是富有浓郁特色的哈尔滨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与北京马克西姆西餐厅,上海红房子西餐厅和天津起士林大饭店并称为中国四大西餐厅。
红菜汤、莫斯科沙拉、软煎大马哈鱼、罐牛,还有一个什么煎的虾,这几样把我们给撑得不轻,罐牛看着不多,大狗这个牛肉爱好者都没吃完,鱼也剩了一块。
华梅的价格不高,我记得红菜汤是8块钱,比北京的俄式西餐要亲民多了。
味道也还可以,应该来吃吃。
相比之下一楼真像个快餐部,不过食品都是一样的。
华梅对面就是马迭尔,等着我们回来再去好了。
比马迭尔西餐厅更受欢迎的马迭尔冰棍,周围人手一根。
左边的是3块钱的,右边的5块钱,里面还可以进去坐,有其它的甜品。
豪爽的裸奔冰棍,这一盒子很快就能卖完。
3块钱冰棍水比较多,口感有点像双棒。5块钱的黄油味重一些,也细腻多了。
路两边都是各种老房子,多半都是商铺,门口有建筑风格和历史的介绍。
这条街值得看看,还是很有特点的。
中央大街不长,只走主干道的话半个小时足够。
从中央大街出来,旁边的小路上也有不少老房子,只是破旧不堪了。
索菲亚教堂就在附近,走路没多久就到了。
baidu: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坐落在东北第二大城市哈尔滨,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全木结构,占地面积为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布局,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
天气好,索菲亚教堂显得格外美。
现在开放做展览用,门票20块。
教堂里面就没有那么美丽了,稍嫌破旧。
里面介绍了哈尔滨的历史,看20年代的老照片,照片里商业街上高傲的白种人和旁边瘦弱的中国人对比太强烈了,让人很不舒服。
围着教堂转一圈,我们就走了。
新哈一百旁边的过街天桥,街上的车多人也多,不愧是东三省最繁华的城市。
下午2点,我们到了神州租车店面,把一切合同之类的都搞定之后,2点半准时开始租车。
从哈尔滨出城的路很好走,很快就到了绕城高速,一路上经过了太阳岛和新城,新城都是一片片的高楼,城市的扩张真可怕。
往伊春方向的车很少,几乎可以说是没有车,开起来太舒服了。
我们租的最便宜的起亚k2,排量1.4,对两个人来说足够了。
这辆车是2012年的,几乎可以算新车了,车况很不错。
只是我们也不明白为什么是个南京的车牌号,也许是异地还车来的吧。
天气极好,一路上的云几乎就像是海边的模样了。
有时候半天都见不到一辆车。
路两侧都是绿色,大狗说这个高速开起来一点也不枯燥。
距离伊春还有几十公里的时候,开始有乌云涌上来,到这边车就更少了,更别说外地车。
下午6点半左右到了伊春,大约320公里,高速费137。
伊春是个超小的县城,有一个如家,我估计大部分旅游的人都选择住那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