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12月仙本那ow之旅d10乱走槟城

标签:
旅游槟城马来西亚 |
分类: 2013我们去过的地方 |
通常大家说的去槟城就是去乔治镇,槟城政府所在地,也是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老城所在地。
从酒店出来没多远就看到了八爪鱼立交桥,tune酒店就在这附近。
在槟城我们只有这一天时间,昨天飞机晚点,挤掉了下午的行程。今天计划早晨去升旗山就索性省略成瞎逛了,本来对于没多高的小山我也不太抱希望。
从八爪鱼一路看着世界文化遗产的牌子走,就走到老城了。
路过的时候就觉得眼熟,果然是我看过的酒店。
老城区这边有很多的客栈,很多看起来很明显就是西方人开的。如果喜欢老房子住住还不错,我们时间太短就没有选这边了。
对于槟城的形容词中,南洋风是最普遍的一个。
槟城保留了很多旧日的痕迹,慢而悠闲让人很舒服。
这也是一家还不错的酒店。
有很多租自行车的商店,骑车玩也挺好。
走走就是爱情巷了,这里有很多超便宜的民宿,很多背包客都会选择住下。
鲁班行,供奉鲁班的,草草转了一圈出去了。旁边还有一个藏传佛教的庙。
这是一间典型的槟城大屋,原来的主人是从广东来的移民,专门做金银首饰。
槟城给人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像到了广东或者福建,街上走着的人是华人,说的都是粤语,槟城名吃也全是潮汕小吃。
从爱情巷走过几条街,就到了槟城州博物馆,但是目前像是在维修,门口很乱。
我记得每人1马币门票。
这是一所规模很大的老房子,里面有很多木质结构的东西。
二楼是一个很大的展厅。
这个邪恶的标志上过中学的人都会认得。
槟城于1786年由英国人莱特船长发现,东印度公司就进入了槟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管理着这里。
旁边的几幅画里是东印度公司在槟城的建筑物。
莱特船长,在他管理槟城8年后死于疟疾,在当时这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
英国人的殖民地是少不了印度阿三的。
槟城一些古老的建筑,有的现在还可以看到。
这是槟城很重要的一处古迹旧关仔角大钟楼和它的建造者谢增昱。
大钟楼是典型的英式建筑,但是顶部的却是摩尔式的圆顶。这个钟楼是为了纪念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0周年,高60英尺,每英尺代表一年,但是在钟楼还没建好的时候维多利亚女王已经去世了。
槟城出产的香料。
一楼是不同种族人的家,这个是印度人的。
外面有很小的地方展示了升旗山最初的缆车。升旗山是槟城的最高点。
从槟城博物馆出来往右,就是圣乔治大教堂,后面是槟城大会堂吧。
乔治镇这个小小的地方集中了各种文化元素,和莱特船长最初的鼓励移民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福建各地区的会馆应有尽有。
这个建筑现在是渣打银行,我觉得它很漂亮。
刚才博物馆中看见过的旧关仔角大钟楼,立在街中间。
从大钟楼继续走1公里左右,就到了康华丽堡(fort cornwallis),这是莱特船长最初登陆槟城的地方。我们几乎绕着这个城堡走了一圈才找到正门。
城门很小,这一切都很袖珍。
莱特船长像,下面的牌子介绍了他生平之类。
主要看的就是这么一排炮,呆10分钟足够。
这边就是乔治镇的最北边,靠近姓氏桥和海边,真是个小城。
今天的行程已经差不多了,其实有个蓝屋应该去看,是槟城很有名的一座老建筑,在家做攻略的时候雄心万丈,出来就那么回事了。
回来我们特地找了印度街区走,满街放着印度歌,路边都是黑黑的印度人。
晚上又经过这个教堂的时候,它放的那个宗教声音隔三条街就听见了。
这个会馆修的非常体面,槟城估计潮州人比例非常高。
整个乔治镇的中心区域都是这种旧房子,老城中国并不少,但是一个个都是丽江那种模样,让人倒了胃口。槟城在我看来虽然是盛名之下的旅游城市,它只是西方人臆想中的东方风情,但这里丝毫没有讨好游客的谄媚相。活在老城里的人(几乎全是华人)看起来悠闲和放松,就像是从未被现代的焦灼生活侵犯,让人无比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