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重庆D2part1

标签:
旅游重庆磁器口 |
分类: 2013我们去过的地方 |
瓷器口古镇在沙坪坝这边,沙坪坝是重庆红色历史的主要区域,还有不对外开放的知青墓,时间原因就只在磁器口呆了一天,其实那些地方我真是想去得紧。
地铁出来走几步就到了。
磁器口自明代以来就是繁华的商业码头,清末民国时期达到鼎盛,有“小重庆”的美称。
韩子栋纪念馆,就是华子良的原型人物,可惜不开门,门口一片当地人在滋润的喝茶。
顺着一条即将拆迁的小路向前走,就是磁器口的商业街。
好多叫“陈麻花”的店,这家排了老长的队伍,这天是周末,街上人多的呀,比北京春节的庙会更拥挤。
走到尽头就是一个码头,想来就是从前来往船只运送货物的地方。
这旁边还有个青年旅社,不知道究竟有没有人住在这里,但这实在是太热闹了!
走过码头,一眼看到这样的景象,小狗差点晕过去。俨然是一片80年代的市民乐园,岸边有烧烤、沙滩汽车、套圈之类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旁边一个小水沟子里还有透明的大球,让孩子钻进去滚着玩。遮阳棚下的人安然地吃烤鱼、喝茶、打麻将。
重庆的江湖气、烟火气、还有乡气全部裹在一起,变成一片人声的海洋。就像重庆的地铁里,有些姑娘时髦极了,而她旁边也许就是个拎着一只鹅的满脚泥土的乡下人。这种搭配很容易让人回不过神来,反正重庆就是一个大大的麻辣火锅,无论什么,只要往里涮就好了,都能混在一起。
路边全是卖重庆特产的店,这家卖豆豉的还有点意思。
各种味道的豆豉。
我记得外面标着磁器口博物馆还是什么,往里走变成了买票看川剧,里面的观众还是以老年人居多。
鑫记杂货店,是当年地下党的重要联络点,白公馆和渣滓洞的信息主要在这里交换,小说《红岩》中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经常来往于这里进行工作。
应该还是有居民在住的,摆了饮料在卖,还有一个小女孩准备吃饭,不过应该是保持了当年的样子。
往大街上走走,居民楼边上有很多厨余垃圾,我觉得这才是整个磁器口的后厨。
都是人多,磁器口比江南的古镇让人舒服,很多重庆人特有的生活气息和幽默感在其中。
吃个鸡杂,喝喝茶,我们就往回走了。这是站在地铁向下看的一角,果然是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