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读书会#
何况灯下展读龚明德先生签赠的新作《旧时文事》,真是大开眼界。龚先生的这些“考读”文章建立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之上,充满真知灼见,闪烁智慧之光。

龚先生文中举了四例,第一例说《复仇》中先写了赶来围观的路人们一直“伸长颈子”,隔了两段后又说,“他们于是觉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我查了书架上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鲁迅全集》第二册第一七二页至一七三页《复仇》篇,的确是先“颈”后“脖”。一般读者看过就看过了,但较真的龚先生感觉不对劲:前后相距不过两百字,鲁迅先生应该不会用不一致的用语写同一群人的同一个身体部位。一查《语丝》初刊本,原来两处都是“脖子”。(@学习强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