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脱贫:绣娘巧手绣出脱贫路致富路小康路

标签:
精准扶贫、巾帼风采村官曹朝刺绣、手工艺 |
分类: 三农社会 |
#中国扶贫在路上##村官曹朝与群众工作##村官第一博#
图为屏边县鑫园缘民族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绣娘正在绣制产品。梁志强摄(人民视觉)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03日 04 版)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刺绣就是各民族特色手工艺。近年来各民族绣娘用巧手绣出一条又一条脱贫之路致富之路。
近年来,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设立绣娘巾帼脱贫小车间,开发苗族挂画绣品等文创产品,为留守妇女提供就业机遇,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在甘肃省平凉市华亭上关镇华亭市上关镇上关村的手工制品“扶贫车间”展厅内,绣花鞋垫、绣花衣服、绣花抱枕、绣花花篮、布艺拼接虎头鞋等各色的手工制品让人目不暇接。今年以来,华亭上关镇全力打造妇女手工制品扶贫车间,助推脱贫攻坚工程,先后吸纳30余名贫困和留守妇女就业。通过创办“扶贫车间”,不仅增加贫困妇女、留守妇女家庭收入,还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增长。
据统计,陇南市建档立卡贫困妇女人数为29.8万人,占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总人口64.37万的46%。针对这一现状,陇南市通过发挥女性特有的刺绣、编织等技能帮助她们脱贫致富。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长道镇大柳村就成立了“乞巧坊”刺绣协会,目前已吸纳邻近6个村约200名妇女加入,她们通过一根绣针、一根竹篾绣编出了脱贫致富之路。(综合人民网、光明网、平凉日报、陇南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