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圆梦中国人•巾帼故事汇:心理咨询师胡秋莲被誉为军营里的“知心姐姐

标签:
转载 |
#明天的健康从今天开始#心里咨询师难求,军营里的心理咨询师更难求。
#闽姐姐播报# #砥砺奋进的五年#
十一年前,从湖北长江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的胡秋莲放弃了上海一家大公司的聘请,主动选择了军营。来到部队后,胡秋莲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网上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并将它当作自己实现理想的平台,官兵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她都会在第一时间答复。很快,她的心理咨询室就成为了深受官兵们喜爱的网上去处。
同时,结合新时期官兵特点,开设“胡干事知心留言板”心理咨询网站,先后链入全军政工网、南京军区政工网首页,网站发帖2万余条,访问量达75万余人次,编写《心灵彩虹》心理疏导学习读本,成为基层心理骨干培训的实用教材。
胡秋莲晚上上网解答官兵们心理困惑,白天奔波在基地连队、训练场上,面对面化解心结。每逢新兵入伍、干部调整、士兵入党考学等官兵们容易产生心理波动的时期,都会看到胡秋莲的身影。战友们形容,“知心姐姐”就像一片绿荫,在心灵最炎热苦闷时,给他们带来丝丝凉意。
“别急,慢慢说”、“想哭就哭吧”……这些话是胡秋莲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口头禅。“只有真正用心,才能让战士们找到心灵慰藉!”
”
战士小武因家庭问题,经常半夜被噩梦惊醒。胡秋莲为他制订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心理理疗计划。第三周,胡秋莲有事请假回老家。回家后,她坚持用长途电话对小武进行治疗,有时一天要打几个电话。面对家人的疑惑,她解释说:
“咨询者对咨询师有种天然的依赖感,只有真诚服务,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因为工作需要,胡秋莲的电话总是放在床头。一次,凌晨一点,刺耳的电话声把胡秋莲从睡梦中惊醒,接通电话,传来一阵哽咽。“我们相恋了4年,今天她突然提出和我分手,说她遇到更好的了。”来电者感觉天都塌了,打算私自离队,回去问个明白。胡秋莲耐心倾听电话里头的哭诉,不断安慰,就这样将近两个小时过去,来电者终于恢复了平静。
“战友要哭,我就要全身心投入进去,这样他才会知道我是理解他的,才能做到心与心的交流。”
每次电话放下,被战友拽走思绪的胡秋莲都久久不能入眠,心情也变得沉重,但是想到这样的咨询能让战友心情轻松起来,她又倍感欣慰。
就这样,多年来胡秋莲一直坚持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服务,晚上刺耳的电话铃声让她落下了一个毛病:只要一有声响她就会猛地惊坐起来,之后便久久不能入睡。一段时间,同事们看她精神萎靡,都劝她晚上把电话线拔掉,她却认真地说,“错过一个电话,也许会影响到一个战友的成长甚至是生命安危。”
周末,女官兵们在嬉戏打闹、逛街购物,胡秋莲却一定要坐在电脑前耐心地回复战士们的帖子,因为这时是战士留言最多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一次次的深入基层,皮肤晒黑了,一场场的心理服务,嗓子说哑了……但是,换来了基层官兵从讲台下传来的润喉片,课堂上一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还有下课时那些不舍的眼神。
“知心姐姐,也许你已不记得我了,可是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新兵连的我哭诉来部队的种种不适时,你耐心的倾听和递过来的那块纸巾,忘不了你那些鼓励的话语,更忘不了我们的约定——‘我要像一个男子汉,走完自己的军旅生涯’。今天回到老连队特意感谢你,是你让我走过了一条无悔的军旅路。”这是一名退伍义务兵回到连队给胡秋莲写下的留言。
面对回不完的帖子、接不完的电话,胡秋莲始终保持满腔热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女性特有的温柔体贴扮演着知心大姐、患难朋友、专业心理医生三个角色,全心全意为官兵咨询服务。
用真情打造“知心名片”,用素质打造“暖心品牌”,用创新打造“强心平台” 。
因工作出色,胡秋莲先后荣获“全军政工网优秀心理咨询师”、“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