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当大雨滂沱、洪水四溢,有些蚂蚁就会开始搭起浮筏。
虽然科学家早就知道蚂蚁有这个防洪机制,但对于它们在搭建浮筏时背后所做的决策,仍是所知甚少。
撰文:Angie
摄影:Jessica
一篇于2月19日发表在期刊《PLOS
一开始,科学家对于蚂蚁的这个举动感到相当不解,因为浮筏的最底层有可能会被鱼吃掉或被紊乱的水流给冲走。
我们本来预期群落应该会保护最有价值的成员,也就是蚁后和幼蚁,研究主持人也是瑞士洛桑大学的生态学家洁西卡.普西尔(Jessica
不过普西尔简单说明了:以幼蚁当作材料来搭浮筏会比用中老年蚂蚁的报酬高,因为损失的生命会变少。
漂浮的幼蚁
研究团队藉由观察实验室里的蚂蚁,发现了当水位开始上升时,工蚁会抓住所有可移动的幼蚁来搭建浮筏,然后再让其他蚂蚁一层层叠上去,蚁后则是在搭建过程中,早早就被移到中央了。
年轻蚂蚁会比工蚁更浮得起来,所以研究团队发现昆虫幼虫在浮筏底部面对的死亡风险,其实比他们想像中来得小。
幼蚁和蚁蛹会浮起来,不会完全沉下去,普西尔说。它们也比较圆胖,这可能也是能够用来对抗低水温的特点之一」
若少了浮筏底层的幼蚁和蚁蛹,25–50%的工蚁至少会有部分身体得浸入水中,这会让整个浮筏结构陷入更大的危险之中。
另外,安排幼蚁到底部的策略也可让群落在大水过后迅速回到常轨。因为泡水的成年蚂蚁得花超过一个小时才能让身体机能复原。
这篇报导并不是第一篇记录幼蚁浮筏的研究,其他蚁种也会搭建浮筏,但这篇研究提供了对于蚂蚁行为全新的成本效益分析。
让幼蚁作为浮筏的基底,是一种创造高浮力浮筏最有效的方式,普西尔下了结论。而就死亡率而言,它们达到了最少最少的损失。
(本文来自网络,著作权属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