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提示:博文《西山公墓是个风水宝地》所附加的照片是2007年6月,我驻村任职结束之前拍的。当时,有一个强烈的愿望,一定要去看看本洋西山的公墓,一定要去看看长眠在那里的本洋乡亲。去看了本洋西山公墓之后,还是一个强烈的感觉,这里是一个风水宝地。只可惜,到达的公路还是太小太窄太土了。其实,有的时候,不能只责怪农民不停政府的话,反过来政府也要问问自己,为农民做到了没有?上公墓的路是弯弯曲曲的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试问,城市里哪个公墓的路是这样的?
驻村任职工作黑匣子(301)

2004年10月23日,星期六,晴,T19℃
今天起草的第二份文件是关于解决下本洋公路拓宽建设工程欠款的协议书。
去下本洋的公路,也就是今年路网建设重点修建的一条3.5公里长的绕山公路。我到下本洋所看到的路就是在1995年完成拓宽的沙石路,至今10年了,拖欠承包人的工程款也10年了。
在这之前是一条板车路,坑坑洼洼的能过板车的土路。当时村民因为生产劳动需要,自发组织把一条绕山的只能步行的小道,开挖成能用板车拖运谷物等农产品的土路。由于使用率很高,加之雨水多、山洪经常爆发,导致板车路损毁极为严重。于是,1995年当时的村干部通过招标拓宽了这条路。中标者是一位陈姓老板,并于2005年12月20日签订施工合同,2006年4月25日通过了支付决算的决定,村委会也于1996年7月6日支付工程款总额5.10万元中的2.76万多元,余下工程款经本洋村两委决定按月息贰分计算分期支付。时至今日尚欠承包人陈老板本金1.84万多元。
我驻村任职后,陈老板和他在本洋村的亲戚阿范多次向我讨要,每次听他们讲过去艰难的讨钱之路,实在让人心酸、心寒、心痛。心酸的是,机耕路修通了,讨债的路也通了;心寒的是,10年里每年都来讨钱,不到2万元的本金就是讨不清;心痛的是,10年里因为讨钱还不止一次摔倒过,不仅没有讨到钱,还要自己支付医药费。
但是,10年的债务,我不可能只单方面听从就给予解决。本洋的欠债171.2万元,其中历史欠债82.2万多元,这次路网建设工程预算村财需要支付89万元。如果仅是因为同情,因为仗义,因为显示自己的“权力”答应还债,那么也就是等于把偿还本洋一个历史欠债82万元的导火索点燃了。我有何能耐这么做?必须冷静!
于是,一方面我与承包人多次交谈,一方面对这个工程的长达10年的拖欠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鉴于村财的偿还能力和陈老板迫切了结这逼债的愿望。
这次,我与他交谈后答应一次性支付2万元算付清结账,以签协议为依据,这也是我的最后底线了。
想想自己这次与陈老板的“谈判”还真点味道。当陈老板听我说2万元彻底结清时,
陈老板说:那么多年了,按照先前签订的协议,至今欠的本息5万多元,给2万元太少了,只够本金。
我说:我只能解决本金,首先保证不能让你亏本。如果嫌少,不要紧,那就让它继续利滚利地滚下去,滚它10年8年的,本金就是10多万,甚至是几十万元,到那时再来也不迟嘛,何必现在找我呢?
陈老板先是不语,过了一会儿说:我也让一点,那就还我4万。
我说:论理还4万元不多,不过分,不过我的能力只有2万元。我答应的事,我一定做到,如果村里没有,我就拿自己的工资还。要不这样也行,我们签一个还款协议,冻结利息,分期还,在我任期内还2万元,余下2万元在我任期之后由新任书记还。
陈老板一阵沉默后说:要不一次性还我3万6。
我说:超出2万都只能分期还。我是来本洋发展生产,不是来还债的。我没有还债的义务和责任。如果想在我手上解决,只能如此。
陈老板一听,知道我是一个如铁如钢的骨头,难啃。最后不得不答应,所以我才起草这份协议。这笔钱可以从今年的捆绑资金中支付,这个我请示队长后同意了。否则又是一笔很大的利息债务支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