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女精神,福建妇女的自强基因

标签:
水库莫拉克促进科学发展惠安惠女精神村官曹朝文化 |
分类: 他山之石 |
福建泉州市掀起重温和弘扬惠女精神热潮
《中国妇女报》记者 吴军华2009年8月14日头版头条报道
名词解释
1958年到1960年,以万名惠安妇女为主力军的干部群众建设乌潭水库(后称惠女水库),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吃苦耐劳、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生命激情,万众一心、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在当地被称为惠女精神。
今年5月8日,中共泉州市委发出《关于开展“弘扬惠女精神,提振创业激情,促进科学发展”活动的决定》,并将“惠女精神”总结为艰苦奋斗、尊重科学、无私奉献、拼搏创业的精神。
8月初,台风“莫拉克”登陆福建,横卧在闽南葱郁的群山之间的惠女水库,像往常一样,没有丝毫动摇。
这座建造时没有用一点水泥,屹立已半个世纪的水库,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惠泽周边数十万群众。
如今很难想象,当年,是一群戴着斗笠,把脸深藏于头巾里面的惠安妇女,凭借娇柔之躯和智慧,让这座水库屹立于泉州洛阳江大罗溪上。
值得告慰当年建设者的是,不仅水库还在发挥作用,随着这座水库屹立起来的惠女精神,半个世纪以来已经成为泉州不竭的精神财富,备受广大干部群众推崇。
8月5日,福建省妇联主席刘群英参观完惠女水库后发出感叹:“惠女精神是福建妇女的不朽精神!”
万余惠安女齐心铸水库
指针拨回51年前的1958年7月,建设水库的号令一响,姑嫂、姐妹、妯娌、婆媳争先恐后报名。当年,由于男人多在外地奔忙,建设水库的重任就落在了惠安妇女身上。以惠安妇女为主体组成的1.3万人的建设大军,凭借着“锄头、扁担加番薯干”,开始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人间奇迹的伟大工程。
这些惠安女中,有的是技术能手,挖、运、夯,抡锤打钎,样样行;有的是“推车英雄”,日推车运土跑路248里,超定额六倍以上;有的是有伤不下火线,脚伤开刀数次仍坚持劳动,硬是没有缺下一天工……
她们中有许多人在危急关头,拿自己当沙包。为了围堰抢险,30多位妇女毅然跳入水中,在洪流中矗立成墙,有人昏迷了被抬上岸,马上又有人跳下去,有时一堵就是几天几夜,保住了围水堰,却落下了妇科病……
她们中有的是“发明家”,一条船能捆绑多条船,以增加运力;先后提出700多条合理化建议;仿制和创造先进工具50多种4000多件,节省上千万个工日……
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该项工程共投入劳动力587万工日,完成土石砼177万立方米,在蜿蜒盘旋的群山中修建起一座高52.5米、坝顶长350米、宽9米的水库,总库容1.23亿立方米、年设计发电量220万千瓦时,灌溉面积24万亩的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水库,比著名的十三陵水库还高一倍多。惠女水库的落成,使十年九旱的“地瓜县”变成了“米粮仓”。
1959年,为表彰惠安妇女战天斗地建设水库的辉煌功绩,水库由“乌潭水库”更名为“惠女水库”。
1960年2月9日,水库大坝工程竣工后,全国妇联发来贺电表示:用“惠女”命名水库是党和人民对英雄的惠安妇女劳动功绩的最高奖赏,是惠安妇女的光荣,也是全国妇女的光荣。
惠女精神注入时代新内涵
今年5月8日,中共泉州市委发出《关于开展“弘扬惠女精神,提振创业激情,促进科学发展”活动的决定》,并将“惠女精神”总结为艰苦奋斗、尊重科学、无私奉献、拼搏创业的精神。
7月8日,惠女水库建设英模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启动,这天正是51年前惠女水库正式动工的日子。
至8月初,报告会已经举行14场,听众达1.5万人次,在泉州市掀起了学习、宣传、弘扬惠女精神的高潮。
泉州市委书记徐钢与当年的惠女水库参建代表座谈完后深情地说:“你们是了不起的英雄,是我的学习榜样,是泉州值得重温的教科书。”
泉州市妇联主席甘端蓉深有感触地说,50多年前,在没有推土机,没有载重汽车,没有任何现代化施工工具,更谈不上优厚物质保障的条件下,占建设者80%以上的一万多名惠安妇女,凭着一股改造贫穷面貌的雄心壮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扛着锄头、肩着扁担、揣着番薯干奋战在工地,一锄一锄建筑起了规模宏大的惠女水库。这样的精神令人动容。
到场听报告的广大干部群众则纷纷表示,要以惠女水库建设英模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多作贡献。
或许可以认为,惠女水库建设英模先进事迹正在成为泉州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精神力量,成为推动泉州不止步、往前走的精神动力。
惠女精神激励女性参政
“女性进村两委中也闪烁着惠女精神。”甘端蓉说。
这位泉州市妇联主席,自豪地给记者列出一组数据:目前惠安县293个村党组织完成“两推一选”,在已经选举产生的1010名村党组织班子成员中,妇女298名,占30%,其中有40名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占14%,为福建省最高。
惠安县妇联主席黄怀蓉把这归结为,“惠女精神”在新时期依然是当地女性精神力量的主要源泉。
今年8月5日,为总结近期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女性进支委的经验,持续扎实推进下一阶段女性进村委会领导班子的工作,福建省妇联主席刘群英带队,深入女性进村党支部工作较为突出的惠安县开展调研。在省妇联总结的惠安县推进女性进村两委工作的三大经验中,就有惠女精神。她认为,正是一大批乡村优秀妇女人才,以惠女精神服务群众,才赢得了拥戴。
半个世纪过去了,古稀之年的杨亚赏依然留着当年的刘海发型,不同的是,这位当年惠女水库的建设英模,如今是惠女水库建设英模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成员。
再次来到奋斗过的惠女水库,望着一片碧波,杨亚赏感慨:“50年过去了,大家都还记得我们这帮娘子军,说明惠女精神永存。”
此时,台风“莫拉克”已穿越福建,只是,在惠女水库依然宁静的水面中,分明蕴含着一种力量。1960年3月31日,惠女水库广大干部会议上,全体干部们合影时的豪迈留言,可引为这种力量的最好注脚:
当渴望变成现实/蛟龙静静地降伏在我们的脚下/青山绿水,春风徐来/我们席地而坐,阳光照耀着/就这样照耀着我们灿烂的笑容/没有人比我们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