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提示:如期与红房酒楼鸭老板谈合作,这个项目前后谈了好多次,还向乡党委书记做了汇报,书记很支持,愿意发动全乡有条件的农民参与。最终这个项目,因本洋的农民向人家提出的条件太多而“黄”了。从这件事上看,农民的穷,真的不仅是物质上的穷,更主要的还是观念的上的穷,真可谓“亿万财富买不到一个好的观念,好的观念却能赚亿万财富。”要改变农民的落后的观念,仅靠3年驻村任职工作谈何容易?!大家一谈到扶贫工作,都会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在实际工作中,都在干“授人以鱼”的事情,这个成绩来得快,我们的驻村任职工作也是如此。
驻村任职工作黑匣子(270)
2004年10月7日,星期四,晴,T24℃,(福州)
晚上新闻联播之后,与战友和平电话联系,约谈明天见面关于本洋小女孩脚趾矫正术的事。他不在家,又陪领导打麻将去了,这是官场生活特色。是他妻子接电话,我与他妻子——省医科大学附属某医院的护士长小洪聊了一会儿,也请她帮帮忙,她的医院也行,她是手术室护士长,能说上话的人。在部队时,我们住在一栋楼里,两家经常串门,两家的小孩更是好朋友,他们的女儿比我的大,而且会念书。所以,今天电话里,也就是这些家庭琐事。当我说要请她帮忙时,她很爽快地答应说:“这事情没有问题。”但我更希望把这孩子放在他爱人单位——福州总院做手术治疗。我的想法——
一是部队医院在农民心目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这对治疗的孩子和家庭都是极大的精神安慰和治疗。
二是目前省妇联与其搞军民共建,我可以通过单位提出减免医疗费用,对减轻穷孩子的经济负担有好处。
不管这个可怜的孩子在哪家医院做手术,治好这个孩子的脚趾要紧。也不管她家的人,尤其孩子的父母亲会不会回来在手术书上签字,同时接受做结扎手术。
晚上,我一边看书一边又在想一个问题,就是林县人民在40年前的创造的“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这个已经过去40多年的红旗渠精神,虽然很少在媒体上宣扬和领导者们提及,对我们正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农村有没有用?尤其是我们这些下派干部有没有用?对所在的村干部有没有用?我想一定是有用的。
我还想,能不能买到红旗渠纪录片的光碟?如果能买到,我一定要买,要让村两委观看学习。
晚上在家看《焦点访谈》时就在思考,就我这个村而言,要脱贫致富,还不致于象开红旗渠那样的艰难、艰苦、艰辛。为什么林县人民在那样的艰难的情况下能把1500公里的红旗渠开挖出来?靠的是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靠的是干部的带头作用,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与党合力一心。我们本洋村就是这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榜样没有树好。要不要纠正?当然要。不纠正,更没有希望。
想把村子里的事情做好,老百姓的事做实,不思考不行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