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劳动力65%是女性,如何更好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日前,记者走访了集美深青村、同安布塘村、翔安后亭村。在那儿——

本报记者 郑晓强 通讯员 王文津 陈季玉
女支书说——
“我怕做不好,丢脸……”
集美区灌口镇深青村党支部书记许素娥,是当前集美唯一的女性村支书。2000年,她接手全村工作时,村里账上只有500元,负债60多万元。如今,旧债早已还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5米水泥路拓宽成5米,横流的污水排进了地下管道,新建的百盏路灯照亮了村夜……
当初,许素娥对自己可没多少信心。
许素娥本是灌口坑内村村民,1982年嫁到深青村。1994年,村里需要一位新的妇代会主任。高中毕业的许素娥,是那时村里学历最高的妇女。为此,老支书找上门说:“有文化知识,就应该站出来!”就这样,她被选为村委兼妇代会主任,负责计生工作。
2000年,村两委换届。镇领导鼓励她:“你工作投入,有责任心,又跟群众说得来。去竞选支书吧!为妇女争口气!”
许素娥再三推辞:“我怕做不好,丢脸……”
“你还是不是党员?!”镇领导问道。
“我是!”许素娥脱口而出,她也意识到,自己必须勇敢地站出来。最终,她成功当选村支书。
综观当前村两委中一些女干部,她们与许素娥有着相似的“成长史”:其一,自身素质较好,或学历较高,或是村里经济能人,容易获得村民认可;其二,不少女性村支书、村民主任,由妇代会主任、计生管理员逐步成长起来;其三,参选时内心矛盾比较突出,想为村里做点事,但又受传统观念影响,内敛怕羞。
阿婆赞——
“女支书很热心!靠得住!”
同安区五显镇布塘村委会,女支书陈红英正和一位阿婆聊着什么。原来,阿婆家石板屋顶漏雨,欲翻建新房,来问村支书都要办些什么手续。陈红英告诉她,先写一张申请书给村里的土管员,自己会去跟镇里沟通,让他们尽快过来看一下。
“女支书很热心!靠得住!有困难找她,她都帮我们解决!”阿婆说。还有件事让阿婆感动至今:她一位亲戚在山上耕作,一脚踩空,摔下山坡。陈红英知道后,立马叫了车,亲自送去医院。住院期间,她还常去慰问,每次都带了好多水果。“像照顾亲人一样!”阿婆啧啧称赞。
翔安区新圩镇后亭村,翻过大山就是南安。如此偏僻的村庄,却是远近闻名的“和谐村”:区“文明安全片区”、“文明单位”;市“先进人民调委会”、“创三无、平安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点……
“女人嘛,话多。”村民主任兼调解主任黄腰治说,平常喜欢串串门,跟村民谈谈心,做群众工作时大家也容易接受了。
村里有一家子,妻子喜欢赌博,丈夫看不下去,恶语相骂。黄腰治找那妇女:“我们女人,还是要顾家啊!农村赚钱不容易,你拿去赌掉,以后怎么建房子,怎么给孩子办喜事?”两个农家女聊开了,姐妹似的。那妇女戒了赌,一家子和和睦睦的。
■记者手记
应让更多女村官脱颖而出
村(居)组织是基层政权的“细胞”和支柱,只有更多基层妇女参政议政,才能更好地发挥广大妇女作用,促进妇女参政比例的提高。然而,当前村(居)选举两委中妇女比例偏低,影响参选因素较多。许素娥、陈红英、黄腰治……她们用行动证明:农家女同样可以当好村主干。
如何让更多女支书、女村民主任脱颖而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组织上有什么重担的时候,很少有农村妇女能站出来,都是说“不行吧,请别人吧”。改变农村妇女参政议政的现状,首先需要改变的是农村妇女的观念。其实,当代基层妇女的文化程度较过去已有提高,女性在处理各种关系时细腻周到,这些都是优点。农村的妇女同志要树立信心,挺身而出,展示自己、宣传自己。
其次,各级妇联组织、基层妇代会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积极主动、理直气壮地团结妇女群众干事业,为妇女姐妹谋取更多实惠。各级党政领导也应支持妇女工作,要注意提高妇女干部的素质,并加强各类培训,帮助她们成长为技术、致富等各方面的能人,为妇女创业创造更多更好的平台和条件。
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为此,有关人士建议,应为妇女干部成长探索更加有效的渠道,让基层更多优秀的女性成为村(居)一把手。比如说,可考虑推广女委员“专职专选”的做法,以确保村两委中至少有一名女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