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提示:至今,我还搞不懂,为什么对所谓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发出“刑事通缉令”,而一些明明是严重违反计生法规的在逃人员,不能发出“计生通缉令”?这不是不能,而是没有人敢突破。所谓的“计生通缉令”无非是严肃执法而已。我与农民交谈了解当中,大多数群众愿意接受严肃执法,也不愿意让那些乡村干部胡作非为,枉法为己、为友、为私。因此,我想请求发出“计生通缉令”的想法至今没有泯灭。
驻村任职工作黑匣子(234)
2004年9月22日,星期三,阴雨,T22℃
晚上雨下得很大,还有两位村民冒雨到通讯员家找我聊天,不容易,其中一位是不常见的,一问叫李x强,听他讲话,倒是感觉于众不同,肚子有点墨水。在聊天中,他主要是用“三个代表”教育我。
他说:“在我看来,干什么事情,都要符合中央的政策,国家的法律,都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话听起来不像是一个贫穷村的农民讲的话。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农民知道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懂得了依法办事,依法发展生产,依法务农,依法致富的道理。农民有这样的觉悟、这样的认识、这样的表达,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应该支持和提倡的。
我说:“这当然是。不仅在农村,就是在城市里,整个国家社会都应该如此。”
“修下本洋路,不是全体村民的意愿,是村书记和村主任要干的,他们都在下本洋吗!不能代表全体老百姓的利益,不算是三个代表。”
“为什么?”
“下本洋只有300多人口,要修3.25公里水泥路,而上本洋有1200多人口,只修几百米水泥路,怎么能代表三个代表呢?”我一听,他这样解释是曲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你也这样理解?不仅是你,而且上本洋的绝大多数村民都是如此。他们向我反映修路问题,虽不是你这样说的,但意思就是这个意思。总以为,为了300多人修3.25—3.5公里水泥路不必要。其实是心里不甘愿,也要分一杯羹。”
“话不能这么讲。大多数群众有意见,就说明这不是三个代表。”
“我是不理解的,为什么在本洋村,公路修的越长矛盾越多,积怨越深?为什么上本洋的村民不能像兄弟那样生活呢?而非要闹成对立,仇敌呢?”尽管我不理解,但我还要去化解他们中的怨恨。我说,
“就修路本身这件事,要用三个代表来套也可以,如何代表本洋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呢?上本洋从公路口到村部、到小学的水泥路,全长大约1.5公里,前年修从村口到村部全长600多米,去年修了村部门口到村小学的300多米,只可惜留下了300米豆腐渣工程,还有600米左右没有修,这是不是事实?
“是。”
“如果在报批今年的公路建设中,报了下本洋的3.25公里,而留下了本洋600米不管、不闻、不问。那么,他们是自私的,是为自己的,但是,不仅600米报批了,争取到了资金,而且还处于优先解决的位置,你们要求去年完成的300米豆腐渣工程也要在这次修路中一并解决,村两委开会也同意了,这难道不是三个代表?这难道没有替绝大多数本洋人的利益考虑?如果单纯的从上本洋的人多、下本洋人少而考虑,什么事,什么有利的事上本洋的人都要占先、占大、占优,那不是三个代表,而且是以大欺小、倚强凌弱吗。如果下本洋那条路修好了,上本洋人觉得那里出行方便,也可以搬迁到下本洋去住。”
“那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是政策不允许,是国家不让,还是下本洋人不同意?”
“如果是自己本人不愿意,那只是个人的意愿,怎么能代表大家,代表全体本洋人呢?”
讲到这里,让我想起并且背诵了祖宗曹丕的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您听过吗?”
“我也会背诵。”说明这位村民还是喜欢看些文学作品。
“今天我改它一下,用在本洋人身上,很能说明问题。”
“怎么改?”
“我只改3个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本洋人,相煎何太急?”因为本洋人不仅是姓李的,还有姓陈、姓黄、姓林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