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提示:《再次参观9·8投洽会》,参加这样的投洽会还平生第一次。带着目的,怀着为本洋招商引资的梦想,以一个农民书记的身份走进了国家级国际性的投洽会,感受到了展馆的壮观和大气,感受到了项目的琳琅满目和丰富,感受到了三农工作的地位日益凸显,尽管所展示的三农发展项目没有一项适合在本洋这样的一个省级贫困村落户。毕竟让我开阔了眼界和视野,也让乡亲们听到了外面世界是多么的精彩。
驻村任职工作黑匣子(202)
2004年9月10日,星期五,小雨转大雨,T27℃(福州)
上午9:30才从厦门妇联的巾帼园出发,往泉州的南安赶。
中国妇女报记者站许站长先生已经在8点前就赶到南安市妇联主席办公室等我们。由于这几天厦门、福建全境下雨,而且厦门至泉州一带还下着大雨,高速路上很滑,小车没有开得很快,赶到南安市妇联时已是11点多了。陈主席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陈主席办公室休息一会儿就去吃饭,承蒙她们的热情款待。
下午1点多去华盛针织厂拜访李大姐,在工厂接待室里,李总与乡书记亲切交谈、交流,交换看法,谈了很长时间,最后双方的意见是——
李总认为,他到本洋或者尤溪直接投资不合适,原由一是她在南安已经有两个厂了,其中一个就是在农村,与本洋村一样属于贫困村,李大姐为了那里的农民的发展致富,解决剩余劳动力,把厂子办在那个村,妇女不出村就当上了纺织工。农忙时是农民,农闲时就是纺织工,既照顾到家庭又解决了劳动力转移;二是再在外地投资办厂,人手不够,管理成本加大,划不来;三是如果直接办厂那对女工要求较高,这对本样、对溪尾乡解决劳动力问题没有多大好处,与效益和初衷的设想相去甚远。因此,她还是认为由我们农民投资买机器,进行来料加工,她工厂负责配料,按计件成品收购,可以签协议下订单。
乡书记的意见是,希望把厂子办在溪尾乡所在地,工人以本洋为主,李总全额投资或者一半投资,其余由乡里和参加的农民自筹解决。但我是希望厂子办在本洋,不管怎样的合作。
在回来的车上,书记还在对我说,厂子办在乡里所有税收都归本洋,乡里一分不要。我告诉书记,现在不是我不同意,而是本洋村民不同意,当听说厂子要办在乡里时坚决反对,希望厂子办在村子里,在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更应该放在村子里。我也支持乡亲们的意见,引进工厂当然是为了村子发展,村民发展,是为了村民增收。我也向县工商局咨询过这样的办工厂、公司不需要注册,也就不需要交税,只是交点管理费。
究竟这个厂子能不能办成?心里没底,村民既想富又不想投入,乡领导又想作为他们引进的项目放在乡里,两难令人伤脑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