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请:点评福建省妇联刘群英主席发表在福建东南新闻网的文章《海西应先行妇女当奉献》http://www.fjsen.com/fujian/2008-11/27/content_611457.htm
博主提示:《这一天的烦恼与开心》,是指参加学习郑忠华烈士事迹座谈会的最后一天,一连串的村子的烦心事、烦恼事,用电话追到了三明,之所以烦恼和烦心,是因为难以解决,但老百姓又是急需、必须,最后只好采取中庸之道,凡是不可不认真又不可太认真。老师说,我们向上帝祈求能力他却给我们提出问题,让我们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我们向上帝祈求智慧他却给我们设置困难,让我们在战胜困难时增长智慧!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含泪播种的人一定会含笑收获!
驻村任职工作黑匣子(190)

2004年9月2日,星期四,阴转大雨,T28℃(三明名扬大厦)
上午到三明市妇联拜访领导和同事们,她们都很关心我这位妇联派下去的农民。小华主席上午和下午都没有时间听我们的工作汇报,她答应晚上一起吃饭时再谈。
上午在去市妇联的路上,走进梅列街上一家旧书店,书店不大,大约8平米见空,不过四周墙壁的书橱被各种收集来的旧的书籍、报纸、杂志、卡片、画报等塞得慢慢的,有的还溢出来了,悬在厨外,其实地板上还是堆满了书报刊杂志等。店门口和外面还摆设长案,书不是躺着,而是站立着,期待新人“慧眼识珠”,摸摸的不少,带走的不多,我先是在门口象过客一样,摸摸翻翻,看看还有时间,就走进书店翻阅,翻了好长一段时间找到几本由尤溪县政协编辑的尤溪文史资料,薄薄的一本,老板开价3.5元,我说太贵,老板说,小本生意降一点3元,我一共买了6本,我翻了几篇看了看,这些资料都是作者亲身经历或者发生在身边的,虽有些局限性,但真实性无可质疑,虽然是1982、1983年编印的,过去了20年,但它的历史价值更加珍贵了,这对我进一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当地的历史和三农问题,搞好三农工作,搞好尤溪本洋的三农工作都是有一定教益的。
买得这几本书后心理挺美的,一边走一边觉得好笑,想起刚才取书橱上的书和翻阅地上的书时,不禁觉得好笑。因为进去看书的人还不能自立着取书,得弯着腰,作恭敬状才能取得书橱里的书,去上层的书还得仰慕着取;取地上的书,不是屈伸就是弯腰90度才能获得,虽然这是店主因店小无奈之举,但却造就了看书人对文字、文化、文学载体的恭敬敬仰之态。

1986年编辑的尤溪修志通讯
1982年编辑的尤溪文史资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