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提示:没想到农村的会比城里还多,上午陈副乡长来村里主持两委会,布置迎接省计生委张学梅主任可能来本洋检查的任务,晚上还要召开村两委会,最近接连开会。如过能解决一些问题倒也好,如《村两委就300米豆腐渣路面重修作出决定》,就是晚上做出的。驻村前,开两委会,还要吃工作宴,吃夜宵,驻村后统统取消了,村财这么困难,欠债100多万,村干部不带头节俭不行,从我做起,从村干部做起,给老百姓留下好作风、好形象。
驻村任职工作黑匣子(166)
2004年8月24日,星期二,晴,T27℃
晚上,两委会后,我们7位村干部全部到李生义家协调公路外移及护坡事情。
通往下本洋的这条路,原先是仅能拉板车的乡村小道,后来慢慢拓宽成2米的机耕道,因为全是土路,一到下雨基本上不成路了,所以村干部前些年谋划并实施垫石片,铺成碎石头路,这样虽然比全土路稍好点,但是,还是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摩托车、拖拉机和龙马车运行的需要。李生义家是后来搬到这里来的,因此,造成了现在的公路就是他家的门口,也考虑到车辆运行安全和他家生产生活的需要,村两委初步确定向外拓宽,所以晚上要去商量。本来这件事,理应在施工之前就应该协调好的,不知为什么,拖到现在。所以我必须面对。
按照我们村两委在晚上会议的一致意见是:
1、按照已经设计好的施工图纸,即按照原先设计方案向外扩延2.5米,已有的公路占用1米,即新公路宽3.5米。向外扩延2.5米所需要的砌坡由村部负责。
2、如果向外扩延5米,那么李生义家负担砌坡费用充土石方的运费,其余由村部负担。
反复协商,这两个方案他家都不同意。第一方案嫌外延太少,第二方案嫌承担费用太高。我问为什么?李生义说,他家搬来时,房子前面的地包括从板车道拓宽到现在的2米多的机耕道,都是无偿占用他家买的地皮,过去修路时,地面上还有很多的树木等也是无偿提供的。而本洋,有的人家跟他家情况差不多,但是,过去村部全部承担了费用。所以,他不理解,都是本洋村民,为什么村干部一碗水不端平?这次,拓宽砌坡和填土石方等所有费用他家一概不管。
我跟李生义说,作为党员,作为一个老兵,村子里难得一遇的国家补钱修路的好事,应该大力支持才是,不应该有太多的附加条件。我答应他,所反映的历史遗留问题,对他家不公平的事,我要进一步去核实。在我看来,同样一件事,当然要公平、公正和公开地处理。晚上如果他不讲,我还不知道。
这家女主人很厉害,话很多,用本地话讲,有时把村书记和主任讲得一句话也不敢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