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提示:我知道温州、台州是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最快、最发达的地方,因此,乡镇企业雨后春笋般发展;但我不知道尤溪搞招商引资,甚至村两委都有任务,有哪些政策举措。既然借出外抓计生为村子销售农产品、引进企业,当然要《了解咨询如何在村里开办工厂公司等政策》,把好事办好,实事办事,真事办真。
驻村任职工作黑匣子(140)
2004年8月17日,星期二,晴,T30℃
今天傍晚也就是6:30时,天空突然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似乎有倾盆大雨,我刚吃完晚饭,而且是电闪雷鸣伴着烛光晚餐,通讯员家今天请了好几位人帮助到村尾厂垒土墙,晚饭比较丰盛,他们还在喝酒,可能是感觉这种电闪雷鸣的烛光晚餐更加惬意,老乡们一点也不惧怕即将要下的倾盆大雨。
这里的生活用电,实在是很脆弱,稍微有点震动或是电闪,电就断开了,全村漆黑一片,半天也不能恢复,日常用电,是乡政府负责的,在乡政府所在地溪尾那边有电站,有专人值守的,看来这个值守,也不一定是真正的、严格的值守。
这个时候,有一对老夫妻摸黑来找我,先是到通讯员家,通讯员家的人还在吃饭,我赶紧把两位老人家借着电闪带到村部来谈,别看通讯员家到村部只有百来米的路,虽然也是樱花过的,但由于路太窄,凹凸不平,两边杂草丛生,没有电时,老人小孩行走很不安全。
到村部后,先请两位老人家在三楼会议室坐下,,我就去找蜡烛点火,找来了两根蜡烛头先点上,这个时候外面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大雨倾盆。我了一下手表正是7:30.。
我跟两位老人家人说:“好在我们早一步到,要不然成了落汤鸡。”
两位老人说:“是呀。给书记添麻烦了。”
我说:“二老来,没有给我添麻烦,只是没有电也没有开水招待了。您二老有什么事这么急,冒着这么大的风雨来找我?是不是讲上次找我的事?”
老妈妈说:“是。”
我说:“那就请说吧!没有电不好记录,我就先听着,记在心里,来电后再补记吧。”此时,老爸爸叫老妈妈不要说他要说,在农村,这是不是显示男人在外面的权威和家庭地位?说实话,老妈妈的话,讲的普通话比老爸爸讲的还要标准,容易听懂。
老爸爸说:“我叫李秉条,今年73岁了,老伴75岁。10年前看守毛竹林的工钱村部还欠900多元。当时一年是1400多元,村部已经给了500多元,现在还欠900多元。两个儿子出外打工,基本上不管我们的生活,身体多病,在村医那里欠了很多钱,很辛苦,很可怜。”老人刚讲完,电来了,我打开记录本记录。
这时,老妈妈补充说:“儿子管不管我们,与村部欠钱没有关系。我们老人家就是看钱很重,就是很喜欢钱。现在年龄大了,做不动事,没有收入,很困难哪!书记。”
我说:“不仅仅是两位老人爱钱,我们年轻人也看钱很重,也很喜欢钱哪!自己劳动所得谁都看得很重,谁都喜欢的。”
老妈妈继续说:“村部有没有钱给,我们又不知道,10年里找过村书记要过,也找过村主任讨过,他们说没有钱给,我们就不讨了,只好等,这一等就是10年了。”
我问:“二老讲的是10年前看守毛竹林1年的工资,村部没有及时付清,还欠900多元,是不是?”
老人家说:“是,是,是!”
我说:“请二位老人家放心,明天我去核实、了解村部到底拖欠全村70岁以上老人多少钱,我们会考虑一个全村统一的处理方案来。村部目前确实没有钱。我认为,再没有钱,即使我们干部自己不拿工资,也要把拖欠老人的钱还清。我们自己上面有老人,我们自己也会老吗。”
两位老人连声说:“谢谢!”
我说:“现在外面的雨停了,请两位老人先回去。明天我就处理这件事,好吗?”
两位老人很理解、很配合,起身告辞,我把老人送下楼,送到马路上,看着老人走远,我才返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