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扶贫小额信贷催生信用妇女
为了更好的发挥由省妇联争取、省慈善总会贴息、省信用社联合社运作的“巾帼扶贫”小额信贷的作用,松溪县妇联和信用社在贷款农妇的选择上,侧重于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妇女,119信贷户中有61户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占51.26%。游墩村妇代会还牵头成立了“丁桂姬食用菌协会”,协会为广大菇农提供食用菌技术基础知识,积极传播推广食用菌生产新技术、新经验,并负责食用菌的收购、加工和销售。
据统计,一年来,119名游墩村“信用妇女”利用113.5万元的巾帼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创办以食用菌生产、加工、流通为主的10多个短、平、快致富项目,平均户增1.8万元,这些妇女成为农村妇女发展致富的带头人;丁桂姬食用菌协会为广大妇女办了2期培训班,213人次参加。
信用妇女又好又快发展典型案例
例1:游墩村信用妇女丁玉年仅28岁,不仅开食杂批发部,又搞蔬菜和蔬菜种子流通,是一位致富流通女能手。可由于资金不足,束缚了她的手脚,去年,她作为“信用妇女”在旧县乡信用社贷了1万元,她不仅做大生意,还搞活了流通,净赚6万余元。今年5月,妇联干部到游墩村调研时,丁玉高兴地对妇联干部说:“妇联的小额贷款真是及时雨,今年如果还有,我还想贷款。”
例2:58岁的蔡贵平是松溪县旧县乡游墩村的信用妇女户,2年前,蔡贵平种下5000千多袋的磨菇,但由于品种不好,忙了一年不见效益。就在她致富无门的时候,在县妇联的帮助下,去年她收到松溪县妇联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给她送来了1万元贷款,解决了她在发展食用菌2万多袋急需投入资金的燃眉之急。蔡贵平用这些钱种下了12000多袋的金顶磨和15000多袋的食用菌香菇,并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精心管护着这2万多袋的食用菌。今年5月,他不仅按时还了贷,还净赚了3万多元,扩大了食用菌种植面积。
例3:丁桂姬是当地的食用菌生产流通大户,去年,她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遇到资金问题,信用社给她提供了1万元的贷款,当年她就利用这笔资金扩建了2个香菇棚。去年烘干香菇15吨,产品销往庆元,年创收9万余元,比上年增收近4万元。丁桂姬这个食用菌生产大户抓住这一商机,在县乡妇联的帮助下,成立了“丁桂姬食用菌协会”,把61户都组织在一起,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年收入每人增收不少于1万元。
例4:游墩村妇女丁春玉原本是个家庭主妇,2007年她知道这个项目后与刘春华等5人共贷款3万元,合作发展食用菌及蔬菜流通,年收入5万元,年人均收入1万元。可以说是这个项目让她们开始了新的生活。
例5:游墩村妇女刘玉碧把3个贷款妇女组织起来,将3人贷款资金捆绑用于添置铲车,进行石料开采,年收入6万余元,仅此单项年人均获利2万余元。(来自松溪县妇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