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提示:分田到户后,农村最难的工作,就是公益事业没有人去做;废除统筹提留后,农村最难的工作,就是公益事业没有钱去做。省妇联资助本样村集体发展100亩小径竹林,就是想解决没有钱办公益事业的事。然而,小径竹栽下去了,又没有钱施肥治虫,所以,这次回福州抓双查,得到《最大的收获是领导答应解决施肥款》,解决了村子的燃眉之急。对于这样的欠债百万的空壳村来说,蓄积这样的集体林能不能持久?值得探讨。
驻村任职工作黑匣子(123)
2004年8月10日,星期二,晴,T27℃(厦门)
为了计生工作,今天一大早在妻子和女儿还在梦乡里我就告别了她们,把她们早晨吃的鸡蛋和馒头煮好、蒸好,保温好,早晨6点10分,自己拿着一个热馒头就轻悄悄地离开家,匆匆上路打的往省妇联赶,6点20分到达单位。6点30分我们就坐着吉普车上高速驶向厦门。从前天晚上8点到家,昨天上午9点出门,晚上9点到家,到今天早晨6点10分出门,在家时间加起来只有21时。虽然这小家很温馨,但我还有一个很穷的大家——本洋需要去关爱和付出。
今天到厦门还有红房酒楼老板的父母亲和他的女儿。老杨他们原来是打算同我们一起挤这个吉普车一起来厦门的,后来考虑还要带孙女一起,所以他们改乘大巴,好在我们是分开坐车,否则,他们也得跟着我们受苦了。我们的吉普车一路上不是轮胎破,就是车胎没有气,加上司机对进厦门的高速路口不熟,走错了一个岔道,多走了几十公里。如果不是雇用一个市内的士引导,恐怕在市里还要多走几十公里。
到了厦门找到了位于莲岳路的红房餐厅,老杨他们早就在等我们了。
与他们谈,主要是红房酒楼和红房餐厅与本洋长期合作的可能性,如鸭子的供应,香菇、木耳等其他农副产品的供应等,福州的红房酒楼的鸭子每天供应量最少是80头,每天备用量至少是200头,秋冬高峰期远不止这个数;在厦门的新开的红房餐厅,新鲜蘑菇、香菇、木耳的需求量较大。老杨儿子的这家红房酒楼我是比较熟悉,已经经营近20年。我要请老板小杨去本洋考察养鸭环境和其它合作的可能性,如羊肉的供应等。
啤酒鸭,已经成为福州一道名小吃。
上个世纪还曾有过大酒店、大饭店等,派人来“吃艺”,就是专门派人来吃啤酒鸭,品尝它的独特味道,然后回去自己加工“啤酒鸭”,结果不行。吃不出来这种厨艺来,干脆花钱每人10元派农民工来排队买回去,作为本酒店、本饭店的“主导菜”,后来红房酒楼知道后一律不外卖。所以,使得红房酒楼的啤酒鸭更红了。
如果本洋人愿意养鸭子的话,这就是不小的财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