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提示:《养兔因得不到科学指导而失败》,象样的事在农村是很多的,因为一开始就是政府主导、主张、主持的,但政府当时并没有考虑今后怎么办?今后能做什么?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地方政府搞过一窝蜂上项目,包括农业项目,强逼农民种养,服务不跟上,农民就遭殃,所以,一窝蜂的上,一个个的败。本洋的养兔场,便是在政府的主导和帮助下轰轰烈烈地办起来的,如果政府的服务跟上来,主动介入养兔户的所需所求,兔子的疾病得到及时治疗、疫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得到了科学指导,今天,他会改种茶吗?
驻村任职工作黑匣子(91)
2004年7月30日,星期五,晴,T28℃
送走因养兔失败外出打工的李肇x,已是晚上10点多了。阿排来村部本来是想写关于本洋村撤点并校情况反映材料的。不多会,村主任李振月打电话给我说,村里有一位五保户老太太去世。因为村两委干部住得比较分散,
村书记说:“现在已经夜深了,不要马上召集开两委会,明天早晨开两委会还来得及。”
我说:“可以。”
村书记说:“振月已经打电话给他讲过这件事了,晚上到村部来也是想向我汇报这件事的。”
我说:“结合我村殡仪改革的契机,这是一件大好事,把村子里五护老人迎进公墓安葬是件好事,一定要从这件事开始。既然公墓建好这么久了,总得有故去的人开头。”
晚上11点整,去世的五保户老太太的亲属,李振x,带着其老人的的外甥肖先生等亲戚到村部找我,向我反映老人的情况。李振x,他也任过村干部,上个世纪70年代当过大队的副大队长、副书记等,他是老人的侄儿。我同他们握手时说:
“老人去世的事我知道了,我们的两委干部都知道,希望你们亲属、亲戚节哀顺便。你们有什么要求和想法坐下来慢慢说”我请他们在小会议室坐下。他们表态说:
“按照政府的要求办,按照村里要求办,后事一切从简。”我听了他们的表态后说:
“感谢你们亲属的理解和支持。殡葬改革,是农村摘除青山戴白帽的大势所趋,我们村的公墓也是经过“风水先生”用罗盘定过的,那块也是福及子孙的风水宝地。亲属们不要有什么担心和不理解。如果有,希望你们做点工作,我们村干部也会做工作的。”没有想到,老人的外甥肖先生把刚才表态的话忘了,却说:
“舅母和舅舅两位老人一生很可怜,舅母去世,舅舅就更可怜了。刚才我们的来的时候,很多亲属和亲戚不愿意把老人安葬在公墓。”肖先生讲的舅舅,就是去世老太太的老伴,村民都叫他“诏公”,已经70多岁了。我一听肖先生的这句话,心里就有点不愉快,刚才表态还是那么多的高姿态,为什么一下子改变主意?我说:
“五保户,是政府保养的,从生到死都是政府负责,这一点恐怕由不得你们亲属、亲戚了。您能不能告诉我是哪位亲属、亲戚不同意安葬公墓?”陪同肖先生来的李振x没有讲话,这位肖先生也没有说是谁不同意。我问他:
“您同不同意?”我知道他是邻乡的一名退休干部,应该是有觉悟的,他说:
“我个人没有意见。”我问振x:
“您有没有意见。”他说:
“没有。我们刚才一进来就表态过了。”原来刚才的表态是他俩人的意思。我说:
“你们没有意见,就请你们回去做有意见的亲属、亲戚的工作,明天早上我们开过两委会后,村干部也会到诏公家去。请你们晚上回去,转达我的4点意见。
1、从今年下半年起,去世的老人要葬公墓,五保户老人去世更要安葬公墓,这是国家政策规定的。现在安葬,政府还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对第一个安葬公墓的还给予一定的奖励。明年3月之后,没有补贴,更没有奖励。
2、我要知道是哪位亲属、亲戚阻止安葬公墓,为什么老人去世了才来说是老人的亲属、亲戚?老人生前为什么不来赡养?谁出来阻止安葬公墓谁就承担赡养的义务和责任,承担处理老人后事的一切费用,还要追缴去世老人生前政府自列入五保户以来的所有保障费用。从今天起,还有诏公老人不在列为五保户,不再列入低保,其生活等政府和村里不再负担,就由他(她)家领去赡养。
3、国家民政部门一旦强制执行,强制把逝世老人送公墓安葬,那么,首例奖励金就没有了。
4、我作为省派第一书记执行政策是坚定的,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你们如果晚上工作做不通,明天一大早就告诉我。”他们临走时说,一定要好好再做做亲属、亲戚的工作。我想,他们走时还这么表态,一来看到我态度的强硬、执行政策的坚决,二来可能我讲的第二点对他们有所触动。
他们走后,我跟村书记阿排说:
“这件事一定要做成、做好,如果有亲属阻止,明天早上我们村两委会再研究,进公墓是一件好事,不容讨价还价。如果我在里死,我的骨灰不送回福州、不送回老家,就安放在本洋公墓,与本洋同在。”
明天上午,先开两委会讨论补贴标准。然后去无保护老人家慰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