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穷人家里更有一本难念的“经”

(2008-05-27 08:01:45)
标签:

村官曹朝

三农工作

新农村建设

驻村任职

妇女发展

欠薪

老年人

杂谈

分类: 2004-2007三年驻村扶贫日记

    博主提示:本洋村人口虽然只有1487人,但历史欠债120多万,其中拖欠村民的60多万,拖欠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又占相当比例,拖欠老年人当中做多是3000多元,最少的是10多元。自《彻底解决77岁老人讨要欠薪问题》之后,我们村两委决定做一次清理,每年偿还60岁以上老年人的拖欠问题,逐年解决。

 

 

驻村任职工作黑匣子(89)

 

2004年7月30日,星期五,晴,T28℃

 

    我到生喜老人家,帮助他把村部的账结清后,也毫不客气讲了他的儿子。

自从老人那天晚上向我讨要8年前的打工钱后,我就一直在多方了解他家的情况。不仅对老人有了大概的了解而且对他的儿子好吃懒做的品性了解的更多,知道他为什么不去干农活,不去打工。

进门后,我看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躺在床上看电视,不用介绍就知道这个人肯定是老人的儿子,我看他从床上起来往外走时,毫不客气地问他:

    “在干什么?”明明看到他躺在床上看电视,我还要这么问他。他说:

    “有胃病不能干活。”我很不客气地说:

    “我是学医的,是医生,从你的表情和脸色看,一点病也没有,更不会有胃病。如果要说有病的话,那也是懒病。”说完他没有吭气,就坐在他家“客厅”的另一条长凳子上。我也没有再说他什么,就和会计与老人谈账目的事了。

    老人只有这个儿子,几个女儿都出嫁了。在农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管不了娘家的爹娘的冷暖。老人一生比较凄苦,老伴前些年病逝,本来家里就很贫穷,老伴病倒后,更是雪上加霜,不仅能卖的全卖了,而且能借的也都借过了,后来亲戚包括嫁出去的女儿都怕老人上门走亲戚了。老人的宝贝儿子更是不管不闻不问,而且不干活,到处玩,回来没有饭吃,还要骂父母亲是“老不死的”。

    老人的儿子,为什么变成这么忤逆?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老人虽然只有一个儿子,但因为家庭贫寒,本地的女孩子没有一个愿意嫁到他家,老人有几个女儿,本来可以留一个女儿换回一个儿媳妇的,这在农村也是十分普遍的通常做法,然而,他们家几个女儿都嫁出去了,一个儿媳妇还没有娶回来。儿子自己随着本洋的打工大军走出山外到云贵去“打工”,说是打工,其实是到云南、贵州比本洋还贫穷的山村那里“骗”老婆回来。他们到那里不是说是来打工的,而是说福建来这里“招工”的,招18—30岁女性到公司、工厂上班。云贵一带边远贫穷的山村农民,把当时的福建、广东想象成遍地黄金,只有走出大山到了福建广东就能发财就会发财,就想当年大陆人偷渡到美国去一样的向往。

老人的儿子如愿以偿地招到了云南的“女工”,带回本洋成了自己的“新娘”,一年后有了女儿再一年有了儿子,也就是说老人有了孙女和孙子了,可是因家贫添丁后,不仅没有让老人享受清福,反而负担更重。当孙子出生后不久就开始生病,村医、乡医,甚至县医都看过了,钱没有少花,就是病不见得好,最后不得不信“迷信”了,巫婆神医说,是女子相克。如果母亲不走,儿子就会死。生喜老夫妻信以为真,就经常打骂儿媳妇,要赶儿媳妇走、离开家,可是那个是儿子还是不情愿媳妇走的,所以对老人很反感。最终,儿媳妇硬是被老人和家族的人给逼走了。从此,儿子就发誓,不干活,必须由老家伙养着了。说到做到,就连母亲生病也不管。老人的孙女初中没有念完,不到17岁就辍学打工。当了解到生喜老人和儿子之间的隔阂之后,一方面很同情老人的儿子,一方面又可怜老人。

    所以,在我临走时,对老人的儿子讲:“作为晚辈,作为子女赡养老人天经地义的,义不容辞的,即使老人有过失,我们也应该原谅,而不是记恨记仇于心。”

    从老人家出来回到村部后,心里一直不能平静下来,从事情的现象看,老人有过错,儿子更不对,但我认为,村、乡、县一些医生的业务不精有错,为什么治疗小孩的头痛闹热就那么难呢?农民因为花了很多钱到医院治不好病,他们只好求神拜佛了,但归根到底还是愚昧的错,还是没有知识文化的错,还是农村贫穷的错,还是农民太苦的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