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提示:詹领队是省派驻三明市32个省级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领队,但他在3驻村的3年中给予了我许多的关爱,从我驻村第3天就去三明找他反映情况,请求解决困难起,他就很特别关注着我和本洋村。《詹领队对我提出“五多六要”做好驻村任职工作》,这是他第一次到村子看我给我的鼓励和鞭策。3年中我基本上是按照这个要求去做的,实践和时间证明,我没有让他失望,没有让本洋的乡亲失望。
驻村任职工作黑匣子(87)
2004年7月30日,星期五,晴,T28℃
因为,县妇联也是属于县级挂包本洋的单位,所以,上面来人,她们都得陪同。上面没有人来,她们也会常来村子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如村里闭路电视改造问题、中心小学截留专项经费等,都是在她们的具体帮助下解决的。
下午,陪同詹领队等领导来村子的县妇联池副主席,没有跟他们返回城关,而是留下来具体指导村子建设沼气池。池副主席今天还带来了专门建沼气池的技术人员,别看农村建沼气池,还不是一般人能建的,必须要有县级以上农业局所属的能源站认可的、拿到“执照”的人才能承建,所以,这些师傅们很吃香。
我就带着池副主席和技术员到需要建设沼气池的农户家查看地形,在本洋村建沼气池不是领导说你要建一口就能成一口的事,往往会碰到农户想建,但兄弟不允许建,有的是家门口一小块地是兄弟几个人的共有财产,必须征得兄弟几个同意后才行;有的是场地不能挖坑,一挖坑就会造成松软的黄土崩塌,特别是如果遇到雨季就更危险。因此,为了对农民负责,尊重农民,还是事先要勘测一番。
本样建沼气池,是全乡最好的一个村,2003年全村就建了30口,这是省妇联通过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项目资金建的,每口是补贴农户1200元,从师傅建设工钱、沼气设备、灶具、水泥、钢筋等全从1200元中支出,农户只要被砖块、碎石等。沼气池,对于偏远的穷山村的老百姓来说,不说用,连见都没有见过,所以,刚开始动员建设时,没有一个村民愿意登记的,普通的村民不登记、党员不登记,就是村两委也没有主动登记的,被动得很。领导认为是在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可是,农民就是不认这个账,不领这个情,好比是农民理发的“剃头挑子”一头热。我认为,这是决策者是对农村、农民不了解、不理解造成的,从长远看,这是件好事,但眼前该怎样让农民接受?这就必须要引导、宣传、扶持和示范。建沼气池这件事,在我来的时候,省妇联分管领导和县妇联领导都对我说过。
所以,我是想,我驻村与农民朝夕相处,就应该更多地了解农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更多地了解农民为什么不接受、不愿意的根本原因,更多地了解建沼气池外的东西,既然,在本洋已经艰难地完成了去年30口的任务,做出了全乡最好,但是今年的20口任务就应该完成得更好、更快。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来,我要把调查了解的重点放在这个上面,还要借建沼气池的机会,对这里的“马桶厕所”也来个彻底改造。
改造“马桶厕所”虽然从来没有人提过,但已有农户做过了,去年建沼气池的食用菌种植大户李振范家就已经把沼气池建设同淋浴、冲厕等结合起来做了,而且村里也有很多人到他家参观取经了,何不乘势而上?我要彻底改造的原因:
一则“马桶厕所”建在路边无门无盖,基本上裸露在外,如果屋顶上的瓦片过树皮等遮雨的没有了,更容易造成马桶爆裂,污染环境。
二则建一个“马桶厕所”大约需要3—5立方的木材,每年用于维修一个马桶厕所的木材平均在1立方左右,全村355户,每户都有这样的马桶厕所,每年所要浪费的林木资源可想而知。
三则与现代文明、现代农村倡导的新生活,新风尚不相符。我刚来时总是闻到这种“闷臭”味,不知是哪来的,问老百姓他们只是笑而不答。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就是来自于“马桶厕所”。因此,改造“马桶厕所”势在必行。与沼气池建设一起改造,节省用地节省开支节省资源。此外,还可以适当给予一点补助,相信农民是能做得到。为了要让农民配合,还得想点法子宣传、引导,想点法子把已经做好的农户作为示范户扩大影响和作用。
今年我想向省妇儿工委申请改水改厕项目,从今年的村两委做起,让两委干部树立文明新风尚,模范作用。

这是本洋每家每户都建的“马桶厕所”,建一个大约要耗木材3-5立方,维修一次要耗0.5-1立方

在本洋还有许多这样的年久失修的马桶厕所

这种马桶厕所因为用量有限,不及时清理极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极不卫生的马桶厕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