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提示:《最大农民的讲话让我含泪鼓掌》是我在培训结束时的真实感受。驻村后,我确实没有急于“烧火”,没有脱离群众,没有盲目搞生产发展,而是沉下心来入户调查了解情况,也就是查找本洋贫穷的“病”根子。实践证明,刘副省长的要求,无愧是谆谆教诲,这个教诲不仅只管用驻村3年,同样在我今后的三农工作中也管用。
驻村任职工作黑匣子(8)
2004年7月2日,星期五,阴雨,T31℃
在前天的“与时俱进”的建党83周年庆祝活动和昨天的“建党知识竞赛”活动中,省妇联主席在讲话时,表扬了我和其他几位同志的踊跃报名,站出来让组织挑选的事情。
今天,文秀副主席关心,了解我即将下去的安置情况和生活待遇等,问我的想法,我说,我没有任何要求和想法,全凭组织决定,我曾向党组织递交“军令状”,后被退回来了。我要是有想法的话,那就是如何把“第一农民”当好,把组织上委托的事情做好,刘副省长都说自己的全省最大的农民,我到村子里任职与农民朝夕相处3年,当然也是村子里的“第一农民”啦。如果要问到其他省直厅、局是如何安置和补贴他们下派干部的,我倒是可以说……
上班以后,领导们在讨论这个事,在先,我向妇联机关党委递交了书面的汇报材料,后面还附上了一张表格,是省直其他几个单位安置下派干部的情况。但这并不是我要求的,仅是向领导提供一点这方面的信息参考而已。况且这也是培训时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农办领导要求我们一定要反映的内容。有个别领导认为,我这是向组织提要求,其实冤枉,真实冤枉。
我一直以为,还没有下去当农民就提要求,是不适合的。培训之后,有的驻村干部就不上班了,有的单位先下去为驻村干部了解“苦情”,找出安置对策,如给房间添置空调、电视机、网络线以及热水器等,而我,单位不但没有先下去为我了解“苦情”,而是我还是加班加点地上班工作,这几天写出了“机房管理规则”、“省妇联网络管理规则”,写出了2004年省妇联系统“妇联人力资源数字化建设预算方案”等;还在为办公室党支部工作加班,尽可能地把我这个宣传委员没有做完的事情,把它做完、做好;还要为机关大院宽带网建设验收奔波,现在连自己究竟要带些什么东西下去都没有时间去想、去办。
没有想到的是,妇联里领导到这个时候还不理解我,为什么信息那么不灵?为什么不能接受一点别人提供的信息?有个别领导,虽然说是重视,高度重视,但骨子里、心里根本就不认为下去有那么辛苦,根本就不认为需要如此的重视,根本就认为,这样的待遇、这样的补贴就已经是够好的了。这些个,我都无所谓。
这几天,我夜不能寐的主要原因,就是想如何把第一农民当好。这三年好比是到农村这个大学校去上三年大学。农村的所有的人都是我的老师。因此,首先我是把“学生”当好,象刘副省长讲的那样,不能乱“烧火”;其次我是受组织委派下去,是第一责任人,要想负起这个责任,那就必须把“服务员”当好。下到农村不是“当官”,不是“享受”,更不是“夺权”的,就是当好服务员;再者就是要把农村、农民的事情办好、办实,把捆绑资金用好。要使农民富起来,就必须要搞好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必须要把“调研员”做好,靠科学发展、靠科技致富发展,才是硬道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