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尚方宝剑在当地胜算有多少?

(2008-01-29 08:40:06)
标签:

友情

新农村建设

妇女发展

社会

生活

留学

村官曹朝

情感

分类: 他山之石

 “闽中人杰·朱熹”列入“福建十大名片”候选名单 

请您致电968111直接点击这里投票
真诚地感谢博友支持!
 

    一蓑烟雨的关于农村下派干部思考的博文是一篇值得我们从事三农工作的人细读、深读、审读、久读的文章,尽管她还是“美漂”。

    三农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工作,三农问题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正如一蓑烟雨在文中所指出的那样,为三农服务“还要求被选人至少有点农民农村情结来保持热情。还要被选人勇于自我牺牲安于清贫和寂寞。”这确实难。

 

 

虽胜犹败,虽败犹荣

——致村官曹朝

 

没有尚方宝剑在当地胜算有多少?

 http://leafmonica.blog.163.com/blog/static/2622834200802834457178/

 

    打开博克,发现有叫“本洋农民”的留言。

    本洋农民:12小时前

    我从牧羊天涯那里看到你,所以,我这个农夫也来看看。祝您健康快乐。

    得空到我的农庄瞧瞧,我在新浪还有一个“村官曹朝”的博客。搜索能见。

 

    还不知道“本洋”是个地名,只管听话的去搜“村官曹朝”。果见一堆叫“村官曹朝”的(后来想,应该是同一个村官),拿第一条点开,居然就是这个“本洋农夫”在新浪的家。看去,真是个村官的博。有点意思。刚开看,同学在线呼叫:

“在干吗?”

     “看一个人的博。”

     “谁的啊?这么晚不睡还在看?”(注:我昨晚搞到今早6:30才睡)

     我没说话,随手复制链接,粘贴,发过去。很快回来消息:

    “我知道,很红的‘村官第一博’。”

    遂知。卒读。留言。

 

    首先,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刚看您博克时,国内有同学在线,问我在干嘛,于是发您博克链接给她,由同学处才知道您这是当今火遍全国的“村官第一博”。

但是看完您的博克,除了对您个人的敬重之外,我却感觉不到一丝欣喜,还是沉重,还是悲哀。

    中国如此广阔的农村,如此众多的农民,如此复杂多样的民风民情和基层行政状况,仅靠几个像您这样孤胆英雄似的精英主要依靠个人努力要用多久才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整体状况?我怀疑。之所以说“仅靠”,是因为我不觉得这种直派精英村官的模式可以在很大的面上有效铺展开来。原因主要在于您们的作战方式更多的像是“孤胆英雄”,缺乏一个有效制度的充分保障和支持。这就需要被选人多少要有点英雄主义情结。要想“英雄”有成效的工作,还要求被选人至少有点农民农村情结来保持热情。还要被选人勇于自我牺牲安于清贫和寂寞。就提到的这些,除了像您这样有过军旅生活经历的一代,您觉得在现代人的价值观里,还有多大的存在空间?又有多少人可以集所有这些于一身?

    看到您对自己村官经历的自述和关于张教授的报道,我在想,如果您没有省派这方尚方宝剑,如果您在当地没有充分的人脉资源作后盾,如果当地的民风彪悍一些……您觉得您的胜算有多少?张教授的黯然,我想就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就连您自己,不是也在怀疑刘姓富豪可以走多远么?我没有对您不敬的意思,但是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真是一个产生英雄的时代,所以当某一人在某一领域独领风骚的时候(其中不乏“造神”之嫌),往往就意味着整个领域的苍白乏力。现在您做村官的事迹红遍大江南北,扪心自问,您的经验可以被复制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不是复制、推广您的经验,您觉得自己的村官经历里正被推广的是什么?制度上的建树,还是某种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宣扬?(奉献,奉献!牺牲,牺牲!)如果是后者,我想这好像不是简单的行政指令或者集中宣传可以做到的吧?与三农问题扯得是不是有点远呢?

    中国的“大多数”问题却在靠少数人主要依靠自觉、自我牺牲甚至是孤军奋战去解决,这不能不让人悲哀。而您们这些精英村官们所面临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制度环境,则不得不让人倍感沉重。这项事关全国大多数的改革在小女子看来,要不多点齐放,内部开花,自下而上;要不就由政府做好框架和制度保障,自上而下——政府搭台选角,然后一起唱大戏。但是现在,前者显然的我们条件不具备(整体农民的素质觉悟不够和整个农村改革的健康氛围不够),后者却仍然缺失(或者有待完善加强?)。所以,您们的些许成功,在我看来只是“孤胆英雄”们的自我实现罢了,虽胜犹败,却虽败犹荣——毕竟您们是走在前端,并亲身的实践着探索着。而所有的实践和探索都必然是自有深义的。

    所以沉重悲哀着,却依然抱有希望,为有您们这样的“孤胆英雄”,毕竟这个时代需要英雄的召唤。

    小女子本不惯在公共区域乱谈国事,一怕让人看出自己的幼稚无知和浅薄,惹大方之家耻笑;同时,我也不愿污染来访友朋的耳目,但是感于您的努力和艰辛,勉强发之,算是一种致敬吧。

 

 

发文后六子留言如下,附上以补女人议政先天之不足:

《虽胜犹败,虽败犹荣》

老六:1-28 11:23

 

    村官难当,是客观实际。而且越穷的地方越难当。好在现在计划生育松了,提留免了,触霉头、得罪人的事情又少了几件。但是我想的是题外话。说说村官选举。

    很多人对村官选举不屑,说贿选、黑选、弊选。然而我认为。在当前中国,村官选举已经是最民主的地方了。尽管是萌芽,好歹是民主的种。就像茄子,尽管蔫了点,慷了点,老相了点,可到底是个茄子不是?同样是贿选,可能各地开出的价码不同,地方经济发展情况有差异嘛!可这毕竟显示出了老百姓——选民的一票的重要性。以前是指派,现在自己选。选出来的村官和指派的村官,自然被上头区别对待。老太太看孩子——孙子和外孙子绝不会一个待遇。所以,对这位村官的遭遇,俺就见怪不怪了。如果一切大顺,那俺才奇怪列?

    所以,俺除了对这位村官,这位当代的唐吉柯D兄表示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敬佩之情意外,剩下的就只有陪着叹息了。

 

 

附件1:一蓑烟雨的留言和本样农民的回复:

 

    一蓑烟雨留言:

    一蓑烟雨:12小时前看来祖国的三农工作确实任重而道远,连就此给您留个言都要拖上四十分钟,经历了N次关机开机。老机器,是该换了。

    首先,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刚看您博克时,国内有同学在线,问我在干嘛,于是发您博克链接给她,由同学处才知道您这是当今火遍全国的“村官第一博”。

    但是看完您的博克,除了对您个人的敬重之外,我却感觉不到一丝欣喜,还是沉重,还是悲哀。我怀疑,中国如此广阔的农村,如此众多的农民,如此复杂多样的民风民情和基层行政状况,仅靠几个像您这样孤胆英雄似的精英主要依靠个人努力要用多久才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整体状况?之所以说“仅靠”,是因为我不觉得这种直派精英村官的模式可以在很大的面上有效铺展开来。原因主要在于您们的“孤胆英雄”式作战方式,不是在一个有效制度的充分保障和支持下的,这需要一个人多少有点英雄主义情结;要想“英雄”有成效的工作,还要求被选人至少有点农民农村情结来保持热情;还要被选人勇于自我牺牲安于清贫和寂寞。就提到的这些,除了像您这样有过军旅生活经历的一代,您觉得在现代人的价值观里,还有多大的存在空间?又有多少人可以集所有这些于一身?为何称您们为孤胆英雄?因为在您对自己村官经历的自述和关于张教授的报道中,我没看到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支持。如果您没有省派这方尚方宝剑,如果您在当地没有充分的人脉资源作后盾,如果当地的民风彪悍一些……您觉得您的胜算有多少?张教授的黯然,我想就是一个很好的参照。我没有对您不敬的意思,但是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真是一个产生英雄的时代,所以当某一人在某一领域独领风骚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整个领域的苍白乏力。现在您红遍大江南北,扪心自问,您的经验可以被复制的可能性有多大?就算不复制,您的经验里需要被推广的是什么?制度上的学习,还是宣扬某种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是后者,我想这好像不是简单的行政指令或者集中宣传可以达到的吧?

    中国的“大多数”问题却在靠少数人主要靠自觉、自我牺牲甚至是孤军奋战去解决,这不能不让人悲哀。而您们这些精英村官们所面临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制度环境,则不得不让人倍感沉重。这项事关全国大多数的改革在我看来,要不多点齐放,内部开花,自下而上;要不就由政府做好框架和制度保障,自上而下。但是现在,前者显然的我们条件不具备,后者却仍然缺失(或者有待完善加强?)——您们的成功,在我看来只是“孤胆英雄”们的自我实现罢了,虽胜犹败,却虽败犹荣——毕竟您们是在亲身的实践着探索着。而所有的实践和探索都必然是有意义的。

    所以沉重悲哀着,却依然抱有希望,为有您们这样的“孤胆英雄”,毕竟这个时代需要英雄的召唤。

     小女子乱发议论,只因为看到您的努力艰辛。算是一种致敬方式吧。

 

    回复:

    3小时前请您原谅,12小时时才看到您的两封信。一并回复吧。

    原来您是在国外留学的“学女”呀!致敬之致。您为了能看到我在新浪的博客,让您费了不少周折,感佩有加。

    您虽在留洋,但对国内的三农动态还是倾心倾情的。对我的问题分析,十分的透彻,这让想起了我与一位博名为“海天深处”的小伙子的通信交流,我与他的通信已经贴在村官曹朝的博客上了。

    正如您所说“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真是一个产生英雄的时代”的一样,正因为三农问题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因此需要一个人、一批人、一些人、一群人去忘我的探索,甚至牺牲。

    我不是什么“孤胆英雄”,只是想用孤胆英雄的胆量和勇气来服务三农。

感谢您和周围的朋友、博友、圈友褒奖我的博客。

    您的言论是我心动的推进剂、润滑剂和兴奋剂。我的博客里不介意关于我的任何言论。希望能在新浪村官曹朝博客里直接点评我的“农副产品”和“土货”、“山货”。

    您允许我把您的来信贴在我的博客里吗?期待您的恳复。

 

附件2:本样农民的在文末的评点:

 

    感谢海外飞鸿。今天上午回复了“一蓑烟雨”的短信后,现在利用下班时间拜访“微雨独飞燕”的博了。《虽胜犹败,虽败犹荣——致村官曹朝》好不了得,让我这个本样农夫不得不再一次细细地品读、品尝、品味下去。无论是“一蓑烟雨”的正论,还是“老六”的补论,都让感动和感谢!

    我确实不晓得我在新浪的博客被博友们冠上了“村官第一博”。

    我博客里思考的确实底层、弱者的东西。我去本洋任职,正是因为有省派“第一书记”的这柄“尚方宝剑”,才得以使我没有在3年农村农民改造洗礼中虚度年华,才得以使我经受了如同唐僧西天取经一样的九九八十一难,才得以使我能够踏踏实实地为贫穷的本洋乡亲干了些事情,才得以使我深刻地知道在党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情况下农民还是这么穷、农村还是这么苦、农业还是这么危险。正因为我有了一柄“第一书记”的尚方宝剑,我的3年驻村任职工作还是干的这么可怜兮兮的,因此,我在博客里《我质疑:重庆刘群究竟能干多久》。这也是一蓑烟雨文中提到的“胜算有多少?”

     三农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工作,三农问题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但是这不等于一个人就不要去做、去了接、去解决。也正为此,我才如此地不顾小我地往前……无论笑我痴、笑我癫,还是笑我傻、笑我狂,还是一如往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