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别书赠二公

(2007-10-11 13:14:08)
标签:

我记录

生活变迁

随笔/感悟

乡土叙述

休闲

生活记录

分类: 乡土叙述
 临别书赠二公
 

(一)赠勤公书

勤公:

    您好!

    公自退休之后一直支持我的工作,包容我的过失,不畏阻碍力拦,敢于直言不讳。为谢之,我将古人板桥先生的诗借来一用,表达我服务本洋父老乡亲的真诚、真挚、真心和真情。

   我离任后,万望支持现两委班子的工作,直讳他们的错失。拜托!

 

孤楼卧听风雨竹,

疑是乡亲疾苦声。

身在异乡不为客,

只缘此心与民同。

些小吾曹村十品

一枝一叶总关情。

 

                                    2007年6月27日

 

注释:

    ①勤公,乃陈勤元公,小学校长退休,中共党员。退休后,组织关系转致村党支  部。他是村56名党员之一,敢于直言,大胆为公。我致信于他,主要是他能代表全体党员发出声音。

    ②孤楼,是指作者住的村部大楼,共3层,由于年久失修,外面下大雨室内小雨,外面刮大风,楼内刮小风。漏雨。

    ③村十品,系省委书记卢展工语。本世纪初,时任省长的卢展工同志到到南平考察驻村任职工作时,称下派村支书为“村十品”。

 

临别书赠二公

 

(二)赠旷公书

旷公:

     见信如晤!

     三年前的三天后,晚与公初识、初晤,教诲谆谆,使我三年服务不敢懈怠。尽管如此,但还是有失。为谢公之肺腑之言,今临别时似有千言万语,又不知何从。

我离任后,万望公一如既往支持现两委的工作,敢于直言,敢能直言,敢先直言。

今感概万千,缩成一首小诗为鉴:

 

前年稻香与公逢,

今日果收楼去空。

农事茫茫自难料,

服务乡民独成道

身在城中思田里,

邑若流民愧俸薪。

闻到东来相问讯,

建设海西盼富民。

 

                                            2007年6月27日

 

注释:

    ①旷公:乃李振旷公是也。其父曾是“四类分子”,文革中受尽了苦头。分田到户后,当过小组长、乡人大代表多年。村内以敢于直言著称,村民中威望很高。临别时,为表达我的心情特致信公。

    ②2004年7月9日驻村时,正是本洋稻谷飘香的季节。本洋是种单季再生稻,旷公,曾任生产队长,爱惜田亩资源。

    ③果收,是指采收李果和柰果。本洋早年种植了1000多亩,但是后来因为市场销路不畅,曾一度缺乏管理,近几年管起来了,果实丰产丰收。

    ④农事忙忙,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作为下派干部要当好“村官”确实不易,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⑤独成道,要做好“三农”工作,光有钱还不是不行,没有钱更加不行。因此,要把老百姓的事办好,有时还得独自想办法。

    ⑥邑若流民,如果当年自己当过村书记治理的地方出现吃不饱、穿不暖的流民,是上愧对党的领导政策,下对起父老乡亲。

    ⑦闻到东来,每次听到从本洋来的乡亲总是要询问村子里一些情况。本洋,相对福州来说,位于东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