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绸包纽扣

(2007-10-09 10:54:06)
标签:

情感故事

两性

爱情

休闲

分类: 乡土叙述
红绸包纽扣    
    没有想到,在偏僻的本洋这样一个省级贫困村里,还有这么个美妙动听感人的爱情故事。

    2005年12月21日我记录下来的这个故事,足可以让张艺谋拍部电影——红绸包纽扣。

    如今,人称“阿庆嫂”的中年妇女,因为她的男人名叫“阿庆”,故名阿庆嫂。嫁到本洋后也曾开个马路边的饭店、茶馆之类的,因此,村里人叫她“阿庆嫂”也觉得与当年江南开茶馆闻名的《沙家浜》里的阿庆嫂一样的大大咧咧、豪爽,阿庆嫂也确实来自江南的江苏。

    她的男人讲话声音很大,又沙哑,而且结巴。当年他的男人去江苏打工,是与本洋一群同龄男人一起出去打工,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打工热潮时,阿庆一边打工,一边物色自己想要的女人。当他把自己的女人从江苏带回本洋时,女人看傻了眼。哪有4条马路?仅是一条柏油马路往福州方向途径村子,绕着山腰绕了4圈而已,远眺似有4条马路入村。这条柏油马路当年是通往福州的毕竟要道,曾经一度是省道,如今高速路开通,省道降格为县道了。阿庆嫂当时就想,马路没有不要紧,反正又不能占为己有,只要家境好也行,走进家门时又傻眼了,四周破败的木屋,上见“天庭”,下踏“地狱”,四周通风透气,暴风雨一吹,人不死也要丢掉半条命。人家说,穷得叮当响,他家可是穷得连叮当也不响了。本洋何止是阿庆一家这么穷,他们的父辈们打一辈子光棍的多的是,家境稍为好一点的还能买个儿子传中接待。

    阿庆嫂便决定要回江苏。过了一个晚上,虽然“木已成舟”,但这种窘境容不得多想爱情到底是什么,爱情到底有没有力量了。当阿庆知道后,心想,一个讲话结巴又矮小的男人,怎么办?虽然没有文化,但穷则思变的脑袋还顶在颈项子上吗。穷人用穷办法了。

    第二天,阿庆不仅不拦阻她回江苏,而且还眼含泪水送她到村口招停车站,用怏求的口气对阿庆嫂说:“非要3年才回来吗?能不能短一点?”

    阿庆嫂说:“至少3年。3年后再说。”阿庆说阿庆嫂后来说,其实那个时候心里也不好受。毕竟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吗。

    阿庆说:“夫妻一场,家实在太穷没有东西送你。只有这个。”他一边说一边当着许多等车的人面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小小的红绸包塞进她的手里,而且车子开动了还舍不得松手。

    这位阿庆嫂如同《沙家浜》电影的一样,很有灵性,毕竟是初中毕业的少女,自然思绪更加活跃。当她手握还有男人体温的看似裹着金戒指的小小的红绸包,心想难道他家祖辈还有金戒指传下来不成。她想,如果真是金戒指,马上下车回头认命跟他过一辈子了。于是,她迫不及待地在车上打开这个红绸包,使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里面居然裹着一枚兰色纽扣。看着这枚蓝纽扣,竟然当着车上那么多人的面哭了。她决定不回江苏了一边哭一边大声叫司机停车马上下车。

    其实,阿庆家境本不该如此,虽然他有兄弟姐妹8人,但是他们的父亲是本洋有名的“杀猪佬”,何况还有两个哥哥一起学徒,如果父亲不赌博的话,何止是买金戒指,就是买金砖也有可能的。赌博,不仅害得他家一穷二白、兄弟几个分家时一无所有,而且害得老人晚景生活凄凉。

    我问阿庆公,为什么要送蓝色纽扣时,他说,她的名字里有一个“兰”字,兰色的“兰”本地话与“男”同音;蓝色纽扣有4个扣眼,表达他虽然长得丑小,但他是个有心眼的男人。

    我问阿庆嫂,当初看到是蓝色纽扣为什么决定马上下车时,她说,纽扣虽然不值钱,但它有心有眼,加上又是蓝色,与名“兰”字同音,跟这样有心眼的男人过日子,不怕穷下去。果不其然,他们结婚后,夫唱妇随,吃苦勤劳,生活一天天有了起色,如今,是全村少数几个小康户之一。

    多么浪漫温馨。就是这样一枚红绸包裹着蓝纽扣,改变了一个远方少女的心,改变了一个穷山村的穷小伙子的命运;就是这枚蓝纽扣把两颗年轻、躁动、滚烫的心“扣”住了,“扣”成了恩爱夫妻,扣成了恩爱至今儿孙满堂的大家庭。
红绸包纽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