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村部,一个人独享300多平方米的三层小楼,感觉比美国总统小布什住在白宫还舒服,但让我感觉更舒服的还是早晨起床推开窗户门看到菇农们提着新鲜的如同白银的蘑菇一桶桶、一袋袋来回穿梭忙碌的身影,听到菇农们忙碌中的笑声、吆喝声。
每年的10月至来年的3月份,是菇农采收蘑菇的季节,只要走在村道上,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大娘、老大爷、农妇、村姑、小孩,男人、女人等,或兼挑、或背驮、或手提,大小不等的铁桶、塑料桶、塑料袋,有白色的桶、黑色的桶、黄色的桶、红色的桶,内盛满的却是清一色、花白的、刚从菇棚里采摘的、鲜嫩的蘑菇,大如银盘。
每当我走过时,乡亲们都会高兴地打招呼,我总是以“又收获了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桶装白花花的银子让您老发财。”乡亲们总是乐得合不拢嘴。乡亲们说,是我来之后给他们带来了胆量、干劲、财富。菇农们说,如果当年(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党委、政府象我一样一直鼓励扶持我们种菇的话,早就富起来了,只可惜当年政府一边要农民种菇,一边又是高收、超收、乱收、强收菇农的特产税,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菇积极性。乡亲们哪知道,这不是我在扶持鼓励,而是中央的、省委的支农惠农政策在扶持,我只不过是把这些好政策落实到实处而已。此时,才知道自身的价值,才知道村党组织的价值,才知道发动和组织大家的价值。
菇农种菇从备料到采菇,是一个十分辛苦、十分繁杂、十分有技术的程序。天道酬勤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采收的蘑菇,有多少都不愁卖不出去,菇商在村里物色了代收点,尽管价格不算高,也是随行就市的。刚上市时,每斤为2.2元,现在只有1.4元了,但菇农还是有效益。真实为他们高兴,如果2006年把发展起来的沼气池液肥用在种菇上,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更好。
我告诉菇农们,如今政府不仅不收什么种菇特产税,就是其他税费也减免了。只要肯吃苦、肯勤劳,劳动的果实全是自己的,我劝大家抛开“一日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噩梦,放心大胆地干。
我真心希望本洋的百姓家家都有桶装“白银”、天天都有桶装“白银”。
2004年11月28日写于本洋
2007年8月10日第一次修改
2007年9月10日第二次修改
2007年10月1日第三次修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