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者的辛酸

(2008-01-24 12:27:16)
标签:

手机漫游听证会

记者

亲历

杂谈

分类: 大吐苦水
     22日,我一不小心参加了在全国舞弄得沸沸扬扬的手机漫游听证会。其结果是一肚子的窝火一肚子的辛酸。

     我到河南大厦时已经九点半,大厅了挤着数十名记者,和长江商报的记者碰头后,和一撮记者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说实话当时我还没有睡醒,迷迷糊糊的。    

     当日上午的预备会所有记者不准进入会场,连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也扛着摄像机和全国近五十家媒体记者一起在酒店大厅等候。晾在大厅几个小时无人理睬后,全国各地而来的老记们分外不甘,几次三番意图穿越严密的保安进入会场,但是会场外围层层叠叠的保安还是按照主办方要求没有让任何一家媒体进入。

     我来北京才半年,所以凡事谨小慎微的,回到初入东快的萌芽无意识状态。幸好,扎堆的几位记者都是行走江湖多年的名记。会议在四楼的国际厅举行,因为一出电梯口就会被黑西装盯住,根本接近不了会议厅。于是几位大侠打探出一条秘密通道,我们几个人七拐八拐的找到了酒店的隐秘楼梯,从一楼爬到了四楼,悄悄溜出,很好,楼梯口没有保安把守。当我们一行接近会议大厅,我不禁暗爽,不会这么容易就能混进去吧。可惜,会议室门外黑压压地站了好多人呢。虽然我们的突然出现让那个高个子中年男子很诧异,但是还是面带微笑的把我们送到电梯口,让我们滚蛋。    

      当日中午,据悉中央电视台《新闻三十分》一条“媒体记者无法进入会场”的新闻终于给等候了数小时寻求正常采访途径的记者出了一口恶气。然而央视的介入并没有给全国媒体同行带来好运,下午听证会正式举行,能够进入现场的也只有区区几家受国家发改委邀请的中央级媒体,比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

      心有不甘的老记们纷纷和发改委的工作人员交涉,很可惜,无论是帅哥还是美女,他们对谁也没有别开生面。于是无奈的记者盘踞在河南大厦,开始了更加漫长的等待。

      终于在晚上六点半,所有在场记者参加了听证会后的记者见面会。会上,有记者质疑为何不让所有媒体参加听证会,为何不像别的听证会一样设立市民旁听的程序?某司长许对此解释:“这个主要是由于会场的限制,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认为广大在座的记者,特别是在座的还有相当一部分记者是参加了全过程,就是下午会议的全过程,所以通过你们也体现了社会的监督,也达到了听证会公开性的目的。”

     对此,特意花钱在河南大厦住下来的郝劲松直接反驳,他说:“四楼国际会议厅租用一天的价格是六千元,整个会场有574平方米,但在开听证会期间,只使用了一大半,而另外274平方米,用屏风隔开了,没有使用。”

     这里说到了郝劲松,真想说这厮不错,要是真能当上记者,估计能挖出很多猛料啦。记得第一次见到其真身时,直诧异,这人是谁?虽然对他穿着风衣,小马哥的扮相,有点反感。但是他能直面质疑的态度还是令人赞赏。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丧失了年少时的锐气,遇事能忍则忍,尽量避免交锋,其实很多时候太需要这样的人站出来维护我们应有的权益了,无论是作秀也好提高知名度也罢。

     当日,某名记调侃,这次手机漫游听证会促使河南大厦和郝劲松一举成名。 

 

          记者的辛酸

               附送郝同学现场照片一张,刘姓名记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仔恋玩完
后一篇:13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