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投名状,结兄弟谊……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
去看了《投名状》!震撼!从头到尾数度为电影里的三个兄弟动容唏嘘……从影院走出来心里就一直无法平静,想写很多却无从下手,这绝对不是一个用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片子,擅长文艺片的陈可辛商业大片也让人刮目相看。
消息传来《投名状》出手不凡,首周末全国票房破亿,其中内地票房9800万人民币,香港票房900万港币,将毫无疑问成为今年票房最好的国产片。陈可辛导演向记者透露,香港影院已有观众重复观看,这令他对影片前景充满信心。
为何《投名状》首周票房就能过亿?为何有观众愿意去影院重复收看这部电影?
《投名状》让人思考中国男人的“情、义、利”
陈可辛真的很牛!他把对文艺片的把握用到古装历史大片中,创造出一种与张艺谋、陈凯歌完全不同的新模式。
个人非常喜欢片中反复出现的“庞青龙、赵二虎、姜武阳……”的“京剧”唱段。导演陈可辛的这部电影是把历史上著名的“张文祥刺马”事件的三个主角改名为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还将大背景放置于清末乱世这个国内众多电影电视剧屡拍不倦的特殊时期,已经反映出了他雕塑一部历史经典大片的决心。特别是其中一段刘德华扮演的赵二虎坐在戏馆听台上戏子唱3兄弟的那场戏,刘德华似笑似哭得表情把“传说中的三兄弟”和自己心里的“三兄弟”的情谊和矛盾描绘的淋漓尽致……
中国男人向来讲究“舍生取义”,为了兄弟们之间的情义,可以不要自己的家庭、女人。外国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男人为了兄弟可以杀掉自己女人这种举动。他们永远不能理解真正兄弟间“义比命大”这种情结。
一部好电影最让人感动的不是镜头、不是画面、也不是是否有明星,经典总是能让人思考良久。看完《投名状》,不能不让你思考人生中的“情、义、利”。爱人、情义、利益。
刘德华扮演的赵二虎把“义”字放在了第一位,一辈子讲究一个义。对的起大哥,对得起三弟,对得起众位弟兄。正是他的“义”要了他的命!到死还在喊着大哥的名字……
李连杰扮演的庞青云,古话中的“小人”,“利字摆在第一位”,利用兄弟对他的信任,设下陷阱。让兄弟为他卖命,为了自己的私利,甚至杀害兄弟。这个人是一个最矛盾的人,中国有多少历史上的大人物都是“狠角色!”有多少造反当上皇帝的人把曾经陪自己打江山的兄弟都杀了?“成王败寇”自古有之。“利和义”的矛盾存在于你我每个人身上。正是这种矛盾造就了第三个典型形象——姜午阳。
金城武扮演的姜午阳最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我们都是常人,不是利益熏心的庞青龙也不是“舍生取义”的英雄式的赵二虎。我们都是姜午阳。像金城武一样,在“利和义”中徘徊。我们能客观地分析好与坏,能看清楚好人坏人,能公正的判断是非。是姜午阳把他认为的“祸害”二嫂徐静蕾杀死,是他在大哥杀死二个之后秉持公正惩罚庞青龙……
三个演员演得都很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也许舆论一边倒的赞美刘德华的演技有突破,赞美李连杰的文戏原来这么出色。我倒觉得这些是角色赋予的,角色本身的戏剧张力决定了这两个人物更加有戏。我倒觉得金城武演得更好,姜午阳的性格不如其他二位出位,而内心的复杂却不易于表面处理。作为一个旁白的角色,从头到尾他都保持着冷静。金城武的表演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杀嫂一出戏以及最后惩罚庞青龙的一出戏,演得尤为出色。
《投名状》就像一部浓缩的电影版《三国》,值得一遍一遍赞三咀嚼……这样的片子票房过亿不足为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