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牛言飞语 |
又是一年失业时——这样说是不是不太符合实际呢?因为我们的社会每天都有数量巨大的人们处于失业状态,当然,也在寻找着就业机会。
今日"欣闻"国家某部门某领导在某会议上说某话:内容为今年高校毕业生约有124万人将处于待业状态。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今天召开的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今年高校毕业生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引自《中国青年报》)
天天听说失业,天天做好失业的准备,一直以来却不太清楚失业的标准定义是啥。
查了下,所谓失业,是指在劳动范围内,有就业能力并且有就业要求的人口没有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
三五年前听到这些什么毕业即失业,几十万人失业等字眼还会吃惊下,现在再听闻这些与失业相关的新闻话题,早已麻木不已。
上了大学为什么?就业啊。实际情况是上了大学后很多人无法获得较好就业,眼高手低,实际动手能力不足是一方面,而整个社会的就业环境不良却是不折不扣的大背景。
又到了应届毕业生们实习、就业找工作的高峰了。从现在开始到下年6月,这种势头将一直持续。
记得我们毕业那会儿,诸位兄弟姐妹基本上都是以焦头烂额状态为主——大四那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实习——制简历——投简历——石沉大海——投简历——笔试——被刷——再笔试——面试——被刷.....以此轮回。家里或是自己有关系的同学竭尽全力动员一切可利用资源,尽量争取让报社实习和自己的终身大事——就业能够挂钩。
实习——制简历——投简历——石沉大海——投简历——笔试——被刷——再笔试——面试——被刷.....以此轮回。家里或是自己有关系的同学竭尽全力动员一切可利用资源,尽量争取让报社实习和自己的终身大事——就业能够挂钩。
磕磕碰碰,碰碰磕磕——虽说最后大家的"下场"都还不错,但也深深的体味到了就业形式的严峻。当然,据几个兄弟说,我们毕业工作大半年后,班里还有些人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有点恐怖。
我个人真的觉得“就业形式严峻”这几个字好过时好难看。但它却是不争的事实。
自己当时的工作虽说找的不是百分百满意,但看看那么多失业人群,也该暂时阿Q精神一下了——我还是满好的,找到工作了,先活下来再说。
MM研三了,今天早上接到去新华社笔试通知电话,她自己知道比较难,不过还是要去试试看碰碰运气。几百个要一两个也没什么,反正找工作就是这样残酷。管你名校不名校,好专业坏专业,都要遭受就业洗礼的。
MM研三了,今天早上接到去新华社笔试通知电话,她自己知道比较难,不过还是要去试试看碰碰运气。几百个要一两个也没什么,反正找工作就是这样残酷。管你名校不名校,好专业坏专业,都要遭受就业洗礼的。
衷心祝愿MM早早把工作定下来,也真诚的祝愿诸多的大学生们能把就业的第一步先顺利迈出来。
前一篇:做成大事的秘诀
后一篇:生活点滴:上海的风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