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舟论道之武王伐纣

(2010-05-20 00:57:07)
标签:

飞舟

武王

伐纣

阴阳

动静

吉凶

太公

龟甲

易学

易道

文化

分类: 史料纵横

http://s5/middle/5450f7d8t86da4541fdd4&690&690

 

飞舟论道之武王伐纣

《论衡·卜筮篇》以及《史记·齐太公世家》都记载了武王伐纣占卜的历史典故,大意是:

武王伐纣,依成例在太庙占卜吉凶。龟甲就火,龟纹正显之时,太公骤然冲入太庙,踩碎龟甲,大声疾呼:‘吊民伐罪,天下大道!当为则为,当不为则不为,何祈于一方朽物?!’正当此时,天空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群臣惊恐。太史令请治太公亵渎神明之罪。武王却对天一拜,长呼:‘天下大道,当为则为,虽上天不能阻我也!’便即发兵东进,一举灭商.

此例,古今传之,多人用来解释人定胜天,卜之无理等事之证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任何的以偏概全都有失偏颇,易学不是占卜,而是可以解释世间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一门学问,仅仅以占卜论之,未免过于小用,乃鼠目寸光之为,可要说这事无规律,也是有失偏颇,春夏秋冬,生老病死岂无规律?这世上的事究竟该如何被人利用其规律,指导我们生活呢?此例可做一个范例!飞舟试解给各位看官,共探人为努力和掌握规律的结合之妙!

易说阴阳,乃世上万物至理,经纬之间,一曰阴阳,一曰动静,实则其乃易之本也,故而古人有云:吉凶生乎动。武王欲伐纣,正占之时,太公骤然冲入太庙,踩碎龟甲,乃明显的动象,此时太庙中为静,为动克静之象。龟甲就火,在内为静,当此时,天空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在外为水为动,依然是动克静,水克火之象。

动静之道,在易学发展而出的术数类中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奇门中动为客,静为主,在梅花易中,动为用,静为体,六爻为世应,风水为朝向。总之,动来克静,为动方吉,静方凶,动吉之时我为动则吉,我为静则凶。反之亦然。

太公冲庙,踩碎龟甲,正是静方有灭门之祸之象!

如此观之,何须看卦,其事已明,若是一味再去钻至卦中,实乃迂腐,乃弃之大象之道,穷究小术尔!不知卦无非就是表现生活象的几个概括符号而已,若人被卦统治,正是迷信尔。

在战争中,动为攻方,静为守方。此时应主动进攻,而武王伐纣恰恰是进攻造反作战。

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是《周易》书的主要作者,那个年代的帝王是必修易学的,因为不知易而无从掌握历法,而帝王的敬天授时,就来源于此,由此我们知道武王不会一点易学都不懂的,武王又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其思维必不似术士可比,由此可推之,武王见象已明事,若不主动出击,待纣王来攻,必有灭门之祸,主动出击,必可破商。于是用政治家的语言说出了:‘天下大道,当为则为,虽上天不能阻我也!’的豪言壮语,一统军心,随即发兵东进,一举灭商。

这正是:动静之间有吉凶,阴阳尽在人事中。不是一切由天定的,人懂了规律,就如同知道冬天冷了该穿棉衣一般自然,如此朴实的道理,人该利用规律为人服务!这才是易学的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