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风味小吃(11)连子圆

标签:
连子圆郑邱煌传统小吃名小吃古城 |
分类: 漳州传统风味小吃 |
连子圆是漳州的传统小吃,早期市区有许多卖连子圆的摊子,红糖水里的连子圆晶莹剔透,甜润爽滑,夏天时吃上一碗,浑身的燥热一扫而空。特别是洋老洲游泳池旁大榕树下的小摊,一碗二分钱的连子圆,让去游泳的人难以拒绝。而在冬天,热腾腾的连子圆,也是令人吃后不忘。
连子圆的原料只有番薯粉,烹煮也并不复杂,但制作过程却是件辛苦活。买来的纯番薯粉要先分出一半,用细眼的筛子筛去杂质,成为细干粉;将另一半加水洗净,同样也用细眼的筛子过滤杂质,沉淀后形成粉浆;将粉浆滤水,半干后搓碎,再与细干粉搅抺,如果太干就适量喷水,太湿就加细干粉,使之像滚雪球一样凝结成团;最后把这些小球团放到筛子里,筛去还没成形的粉末,就成了半干的连子圆。如果要做成干品,要经过日晒,可以保存较长时间。煮熟后的连子圆,加入红糖,顾客可按自己的喜爱再配点仙草、石花、莲子、红豆、木耳、红枣、阿达子与油条等,实在是可口美味。
但是,因做连子圆劳动强度大,利润却较低,以至原先会做的人纷纷转行,到十几年前,漳州五中门口最后的连子圆摊终于收摊不卖,连子圆也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成了老漳州人难以忘怀的记忆。直到2014年的正月十五,八卦楼下文化城广场举行第四届漳州小吃文化节上,郑邱煌(1962—)做的连子圆突然现身,这一早已淡出人们视线的传统小吃,才得以再现。
郑邱煌正做连子圆
郑邱煌的祖母早年在官园卖连子圆,也卖瓜子糕、阿达子等各种小吃,品味纯正。郑邱煌童年时看在眼里,也学会了做,但因有其它工作,并没有将之当作谋生手段,只是一到夏天,家里人想吃,就做点尝尝。虽然市面上有卖连子圆干品,但买来吃后,总觉得没有自己做的好吃,便也做起连子圆干品,让一些经营粿糍的店铺代卖。顾客买回连了圆干品自己煮,虽然可解馋,但毕竟麻烦,一些人吃过她做的连子圆后,鼓励她开一间现煮现卖的连子圆店,恢复这古早味。直到退休后,她才下了决心,要开一间店卖连子圆,让这漳州名小吃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2014年的小吃文化节时,古早味郑胖姐连仔圆店的“胖姐连仔圆”“第五届漳州小吃文化节”,2015年想试探下顾客对连子圆的接受程度,便也去摆摊,结果大获成功,更增加了开店的信心。只是做连子圆利润不高,而开一间店,租金难以承受,所以一直搁置。最后选择在百年老街香港路,经营这一传统古早味的连子圆系列甜点。自己的店面,又是家族兄弟一起来经营,加之当时漳州仅此一家,完全按传统手工制作,采用纯天然材料,无加任何添加剂与色素,而且味道正宗,相信这一生意能做得下去。
连子圆的重新面世,让漳州的传统小吃又增添了一朵美丽的奇葩。随着食客的传播,知道漳州又有连子圆可尝,连子圆也必将重焕异彩。
推荐商家:
胖姐连子圆店
郑邱煌
地址:芗城区香港路160号
2015年“第五届漳州小吃文化节”上,郑邱煌的“胖姐连子圆”荣获“漳州味名小吃”荣誉称号。
粉浆滤水半干后搓碎,再与细干粉搅抺,使之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成为小圆球。
用手不停地搅抹。
筛去未成形的粉末后,就成了一粒粒的连子圆湿坯。
郑邱煌正把刚煮熟的连子圆舀到碗里。
晶莹剔透,甜润爽滑的连子圆。
仙草、石花、莲子。
红豆、木耳与红枣。
油条、阿达子、粉粿。
瓜子糕、粿仔串。
把粿仔串沾上糖粉。
连子圆与咸粿汤。
顾客根据自己的喜爱再加其它配料。
打包回去与家人共尝。
香港路160号的“古早味胖姐连子圆”店开业。
2014年正月十五,八卦楼下文化城广场举行第四届漳州小吃文化节上,连子圆重现漳州。

请扫描上面的微信二维码,加关注。关注后,您就可进入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美丽漳州”,就可看到我精心编辑的已发上的文章及陆续收到我新的文章与新闻报道。
“美丽漳州”是一个介绍漳州历史、文化与风情的窗口,将把我的所见所闻所知与您分享。“美丽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