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电视台:传统三角粿 久违的古早味

标签:
美食三角林建国名小吃漳州 |
分类: 漳州老行当 |
口播:咱们漳州的美味小吃不少,相信大家都是如数家珍,因为它们不单好吃,而且不贵,“三角粿”就是如此。三角粿,有的叫三角饼,它外酥里嫩,非常好吃。但会做这道传统美食的人却已经不多,还好在中山公园对面的小吃街上,我们找到了一家正宗的“老国三角粿”。
正文:在很多老漳州人印象中,五六十年前要想吃块北京路的三角粿,那就得排队。到20世纪90年代,三角粿却一度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直到2012年10月,北京路的“老国三角粿”摊开张,这一久违了的美食才得以重现。
同期声:老国三角粿老板
林建国
林建国说,1980年从部队复员后,自己被安排在漳州的“东方红商店”糕饼工场,开始了糕点小吃的制作生涯。
同期声:老国三角粿老板
林建国
在清闲的时光里,老林就有较多的时间来对市场进行考察,他发现三角粿是老漳州人都很怀念的美食,消失多年却仍念念不忘。如果能把三角粿做出来,既可解决家庭收入问题,也可让这种传统小吃继续传下去。
同期声:老国三角粿老板
林建国
老国三角粿表层金黄酥脆,里面白而细嫩,沾上酱料,配上腌制的萝卜酸,趁热咬上一口,香甜酸咸辣,味道妙不可言。三角粿广受市场欢迎,增加了林建国的信心,接着他又开发了南瓜饼、春卷、番薯、鸡柳、糯米鸡等油炸食品,因配料讲究,味道香美,也深受食客的喜爱。然而,前段时间,老顾客们却找不到这家店了。
同期声:老国三角粿老板 林建国 旧城改造,全拆掉了,本来想着别做了,感觉时间很长很累。顾客都说你要不做了我们都没得吃了,他们也说现在点心都那么贵了,费用重的话涨点价。所以思来想去就想着换个店面。
最终,老林租下了位于延安南路与太古桥交叉路口的店面,并于2015年7月搬到新店,那些老顾客也寻踪而来。
同期声:老国三角粿老板
林建国
新店的环境是改善了不少,但昂贵的租金让他感到压力很大。为增加收入,店里又卖起了花生汤、八宝粥、莲子银耳汤等,尽力满足顾客的需要。
同期声:老国三角粿老板 林建国 这会几乎都是一家子人在做。开自己的店总的来说比较自由,如果做保安因为是公家的总得有时间纪律,现在相对没有这些。
后口播:从老林的笑容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食物制作热爱用心的手艺人,对生活的感恩与满足。老林说,做油炸食品不轻松,但看到顾客吃着自己做的三角粿,看到老顾客一次又一次来买,新顾客慕名而来,听着顾客的评价,他就感到很欣慰。而能让三角粿回到漳州传统名小吃的名册,得到人们的赞美与肯定,林建国更是感到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张蓉
漳州电视台(二套)《闽南茶馆》 2015年9月16日播出
林建国
手机15260693393
延安南路与太古桥交叉口的新华西商业街25幢6—1号“老国三角粿”店
沾上酱料,配上萝卜酸、芫荽,刚出油锅的三角粿令人咽口水。
新开的延安南路与太古桥交叉口的新华西商业街25幢6—1号“老国三角粿”店。
林建国与妻子原亚丽在原先的北京路227号的“老国三角粿”摊。
林建国制作的油炸食品。
三角粿。
油炸南瓜饼。
油炸春卷。
油炸番薯。
包成小包的萝卜酸与酱料。
林建国的妻子原亚丽正在切三角粿。
包春卷。
串鸡柳。
煮花生汤。
新店的环境好,顾客可以在店里悠闲地品尝美味。
林建国的女儿下班后来帮忙。
三角粿下锅。(摄于原先的北京路227号的“老国三角粿”摊)
正在油炸的三角粿。
春卷下锅。(摄于原先的北京路227号的“老国三角粿”摊)
用纸袋装春卷,吃时油不沾手,而且环保安全。(摄于原先的北京路227号的“老国三角粿”摊)
顾客刚把春卷拿到手就吃起来。(摄于原先的北京路227号的“老国三角粿”摊)
郑德鸿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美丽漳州”
微信号:mlzz321
请扫描上面的微信二维码,加关注。关注后,您就可进入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美丽漳州”,就可看到我精心编辑的已发上的文章及陆续收到我新的文章与新闻报道。
“美丽漳州”是一个介绍漳州历史、文化与风情的窗口,将把我的所见所闻所知与您分享。“美丽漳州” 关注新闻热点,关注民生,探索背后的故事,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相信总会有让你喜欢的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