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老街巷——霞田下

标签:
漳州旧城旧街区老街巷历史 |
分类: 我们的地球家园 |
漳州历史悠久,相传远古时代便有太武夫人在此拓土而居。从在市郊莲花池山发现的旧石器看,早在4至8万年之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开辟这块土地。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正式建州置郡,因州治临漳江而称漳州。众多的文物古迹以及保留有地方历史特色的城市风貌和格局使漳州成为国务院第二批颁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漳州特有的文化景观,也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但是,由于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原有的建筑进行拆迁改造,甚至于整片旧街区完全消失,当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时,也意味着有着多年历史沉淀的老街巷灰飞烟灭。
逝者如斯夫!
当一座美丽的新城日新月异,蓬勃兴起时,古老的旧城正悄然退去,渐行渐远。不久的将来,当人们回想起那昔日的风景时,只能从文字与图片里,才能找到那早已不在的风光。
为此,特制作本专集,作为永远的纪念。
霞田下东为元光南路,南为水仙大街,北为新浦路,西为前锋新村。区域内只有一条较宽的街道,南与水仙大街交汇,北与新浦路交汇,其余为原村中小道。
霞田下原为城郊公社前锋大队,因城市发展,农田均被征用,村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原有的部分民居被周围新开辟的道路包围,成为城中村。
田下妈祖庙、霞田下阎罗天子庙为漳州市文物点,另有天公坛、楼仔坪土地公庙。
霞田下“文革”期间为大寨路。
谷歌卫星地图。
与新浦路交汇处。横向为新浦路。
芗城区新桥街道办事处。
前锋中心幼儿园。
霞田下街景。
原有的老房屋均被村民重建。
田下妈祖庙。
田下妈祖庙戏台。后面是已改造的新楼,右为宝贝幼儿园。
霞田下街景。右为田下妈祖庙前的石埕。
宝贝幼儿园。
天公坛。
天公坛的后面原是一个池塘,现填平了。
霞田下阎罗天子庙。
楼仔坪土地公庙。因庙太小,路上加搭起亭子。
与水仙大街交汇处。横向为水仙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