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影随形——读《逃家小兔》

标签:
育儿 |
分类: 读后感 |
爱,如影随形——读《逃家小兔》
文/ 冬夜小憩
题记:翻开这本书,书中介绍,每一个孩子都曾经有过离家出走的梦。说实话,我一直很恋家,即使是本来和同学约好外出旅游的假期,妈妈一打电话说想我了,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家,为此错过了去很多地方的机会,但细想起来,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爱在哪里,人就在哪里,去过再多的地方,依然走不出爱的视野。但是这本《逃家小兔》依然让我感动,当然,感动的并不是“离家出走”的共鸣,而是那份母爱的如影随形。
http://s14/bmiddle/544bf3d2hc473ae555a0d&690
http://s2/bmiddle/544bf3d2hc473ae633bf1&690
http://s5/bmiddle/544bf3d2hc473ae6a3ea4&690
1、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
“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http://s10/bmiddle/544bf3d2hc473ae885f19&690
2、“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http://s15/bmiddle/544bf3d2hc473aec2bf5e&690
http://s15/bmiddle/544bf3d2hc473aed7e0ee&690
3、“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http://s10/bmiddle/544bf3d2hc473af0b2109&690
http://s3/bmiddle/544bf3d2hc473aee80502&690
4、 (中间略去数图)
“如果你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在半空中,”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
“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妈妈说,“我正好就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好好地抱住你。”
http://s16/bmiddle/544bf3d2hc473af120bef&690
http://s3/bmiddle/544bf3d2hc473af2f4432&690
“天哪!”小兔说,“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他就这么办了。
“来根红萝卜吧!”妈妈说。
http://s9/bmiddle/544bf3d2hc473af3f0488&690
http://s12/bmiddle/544bf3d2hc473ae41ae6b&690
【读后感】1、针对性:这是第二本非常深刻地触动我的由大兔子小兔子来演绎的关于爱的故事。第一本不用多说,许多父母都知道,而且会和孩子一起共读,到现在我还会和儿子笑笑地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与那本书相比,这本书初次阅读,适合再大些的孩子,也就是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孩子。
2、亲子共读的意义:——当孩子开始对自我和自我的力量有了很强烈的意识时,就开始想做自己。做自己势必要从“与母亲共生”的状态中脱离出来,而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出现对自我的小调试,因此就出现了叛逆期。而《逃家小兔》恰恰可以针对这一时期的孩子。
3、乐趣。这本书还有一大语言特色:整个故事放在一起就是一系列假设句的排比。“如果...我就...”。重复的语言,让孩子有了模仿的样板。儿子和我共读的时候就想出了许多自己的如果。“妈妈,如果我变成了树呢?”“如果你变成了树,我就做你扎根的大地。”
“妈妈,如果我变成了椅子呢?”“如果你变成了椅子,我就做你旁边的桌子。”无限可能,无限乐趣,还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
4、绘画。其实谈论这一点并不是我的强项,但是我还是想从一位普通读者的角度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整本书对话的部分以黑色简笔画的形式出现,但紧随其后是一幅彩页,从颜色来看,多用蓝色、红色、绿色,给人以温暖,和爱的感受。而且每幅画中,小兔子不管变成什么,目光都望向兔妈妈,而兔妈妈也是穿着暖色的服装眼含爱意地望向小兔子。尤其最后一幅画面,让人看了,顿生家的温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