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5月12日了。我的家乡地震一周年。
说不清是幸运还是不幸,去年的5.12的凌晨,我不在家乡,而是独自远在千里之外的缅甸壁磅市的一个小旅店里,躲避着无处不在的缅甸军政府安全人员的封锁。几个小时后,我在缅甸壁磅河的入海口看见的是许多在台风中遇难者的尸体,无人收埋。
一年前的下午,从BBC的电视里,我看见了地震的消息……随后是艰难的回国和在前线痛苦的经历。成都市内,跑地震成了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
一年有365天,春夏秋冬,俗事缠身。自己也刻意回避着一些东西,我以为可以渐渐地淡忘。周年到了,受命重回灾区北川。
5月11日下午五时,我们抵达北川老城外时,老城已经封闭。我们只能在高高的观景台上眺望北川,那里只是一片废墟。
8年前,我两次来过北川。为了一个并不光彩的事情。刚入行的我,稀里糊涂地卷入了一场新闻官司,到北川出庭。至今想起来,深感抱歉。我不知道当事人之一是否还活着,如果他还活着,我会告诉他,尽管我那时仅仅是老大记者们跟班般的角色,但我依然有责任。至少,这个事情教会了我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所有被采访的人。
一片废墟中,我找不到法院的位置。老乡们告诉我,那厚厚的泥石流区域下,就曾经是法院的位置。记得那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区域,医院,幼儿园,商业街……
观景台上,一些无法进城的人,在这里遥祭城里的亲人。没人大声的哭泣。烟雾缭绕,鞭炮声声。对于他们来说,一年来的伤痛成了茧子,尘封在心里,只是在这个特殊时刻即将到来时,刻骨的疼痛才又破茧而出。一句话不说,那种眼神我能理解。
观景台上,还有很多卖地震录像、香蜡纸钱和照片的人,录像和照片也许只是一种商品,而香蜡纸钱是现实的需求。除了遇难者的亲人,连外来的参观者,纷纷买来香蜡祭奠那些从未曾相识的遇难者,面容凝重,满心虔诚。这让我有所触动。告诉同事刘婷,我们也为他们烧一注香吧。
其实我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从不相信有什么鬼神和亡灵。但我觉得这并不妨碍我接受这种方式,或许,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内心得到安宁。看看同事刘婷虔诚的焚香烧纸,我想她的想法也如是。
这时,天上下起了小雨。不忍心看见一个老人悲伤的面孔,下山离去。路遇4个大学生模样的人请求我们为他们在废墟边留影。看见他们凝重的面容,我连续按下了快门。
他们来了,无论当初是抱着什么心态,哪怕只是成了日后的风景,这里的所有的痛苦,都应该被铭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