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世博会杂谈萱萱育儿中国馆 |
分类: 旅游 |
http://s1/middle/544857e3g92e4db8f4000&690
也许对我这种喜欢走南闯北的人来说,去世博会是会上瘾的。去了五次总觉得不够,还有很多馆没去成,便有些不甘心,于是又策划着去第六次。想不到得到了小妖精的鼎力支持。
这次去世博会小妖精面对两难选择,她将放弃幼儿园的“沙滩宝贝秀”的训练,这将影响她正式走秀。我让她自己选择。想不到她不假思索地说:“当然去世博会,它马上要结束了。”她的果断、冷静让我刮目相看,到底跟我走了不少江湖,是有点见识的。
没想到这次去世博会收获很大,我们终于去成了中国馆。虽然我们已去过不少热门馆,但没去成中国馆一直是我们的遗憾,好像没有真正去过世博会。
听过无数的人讲过中国馆的妙处,但是总无法真正领略,所以当知道3号口有更多机会拿到中国馆预约券,便毫不犹豫从那个口进去。那里先直接发中国馆预约券,但对于我这样的懒虫肯定是拿不到的,有些人四、五点钟就等在门口了。
接着发城市名片册。发的数量蛮多,我进口后很轻松就拿到了。还没手里捂热了,就有“黄牛”问我要转让吗?看来要去中国馆的人非常多。
拿到了城市名片册,我一激动,就直奔城市最佳实践区去敲章了。我一个号称很会统筹的人做了一件傻事,一进门应该直奔某个热门馆,比如说没去过的石油馆,这时排队人少。等此馆参观好,再去敲章不迟。城市实践区人少,中午去的话人更少,敲15个图章快的话也就半小时多一点。反正在下午5点之前都可以换中国馆预约券。
等我敲好章换好券,早进门的优势已荡然无存,广播在报告:石油馆已排队5小时。我只能灰溜溜带女儿去浦东。
我们就去韩国馆。也不知怎么的这个馆一直很热门。因为我们去过韩国,所以总想看看这个馆有什么玄妙之处。
排了2个多小时,终于进馆了。在等的时候,看了几眼韩国馆空地的表演,觉得很精彩,无论是传统的敲大鼓,还是现代的舞蹈表演,都韵味十足,韩国是个传统和现代结合得很好的国家。
http://s13/middle/544857e3g92e56c26507c&690
说实在的韩国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没有相邻的同样热门的日本馆精彩。虽然那些专为儿童设计的电脑游戏很吸引人,但是科技含量不高。那个电影不错,结尾有些创意,影片中音乐盒中的芭蕾小人变成了一个真的跳芭蕾的女孩,她身后的屏幕像“芝麻开门”了,出现了一条通道,我们从那里走进去继续参观。除此以外,就没什么亮点了。
http://s15/middle/544857e3g92e5c673f1be&690
http://s12/middle/544857e3g92e5c9174b9b&690
http://s13/middle/544857e3g92e5cd58c1ec&690
http://s9/middle/544857e3g92e5d1340128&690
吃完又看了几个馆,便意气风发直奔中国馆。在中国馆外面排了时间不长,我们上了长长的自动扶梯,本以为万事大吉可以参观了。想不到,到了馆里只是下面的一个大厅,左右两边同时排着n个m型的队伍。我倒吸了一口冷气,这队伍简直望不到边,令人抓狂。而且大厅四面露天,位置很高,风很大,我们由于穿得少,开始瑟瑟发抖。
排了1个半小时才能上电梯,开始参观了。一会儿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动态《清明上河图》。只能用震撼来形容当时的心情,那之前像卖火柴小女孩一样又冷又累一下子就忘了,或者说受的苦都值得。因为我们的视觉此时享受了饕餮大餐。连绵的巨幅之作顶天立地,光那规模已经叹为观止了,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其中的一千多个人物都在动作。整幅画活起来了,就像神话一样。
难道每个观众都是神笔马良?就像穿越了历史的时空,我们也在宋朝的市井之地流连忘返,和这幅画融为一体。原来时间是虚幻的,画才是真实的。
http://s9/middle/544857e3g92e633d61fe8&690
不知看了多少时候,才挪动脚步离开这里。之后还有不少亮点,我挺喜欢1978年到2008年的家庭变化。特别是80年代的房间,放着小时候常见的挂历,黑白的电视机放着当时红极一时的《上海滩》,道具十分逼真。
http://s9/middle/544857e3g92e637e385e8&690
http://s15/middle/544857e3g92e65c47093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