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原创】建在沼泽地上的神奇土楼——和贵楼


标签:
旅游人文景观土楼和贵楼追寻藏羚羊 |
分类: 锦绣中华 |
http://s13/middle/5448404agb40cefab43dc&690
图一
和贵楼,又名山脚楼,位于南靖县书洋镇璞山村, 由简氏第13世简次屏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是福建土楼中最高的方楼。2001年6月,和贵楼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7月6日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http://s6/middle/5448404agb40cefe83d05&690
图二
和贵楼是方形土楼(长方形),由楼和厝组成,为简氏家庭住宅,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298.8平方米,建筑面积6450平方米,高21.5米,共5层、140个房间(每层28间)。
http://s3/middle/5448404agb40cf0cd15b2&690
楼外有15间护厝,楼中围合祖堂天井的门厅和回廊也是厝,形成厝包楼、楼包厝的平面布局,体现了当地俗语“厝包楼儿孙贤,楼包厝儿孙富”的理念。
http://s3/middle/5448404agb40d138bef92&690
图四
尽管这是一块沼泽地,但根据风水先生的说法这里是风水宝地,简次屏决定在这里建楼。结果土楼刚建一层就像沉船一样,慢慢下沉到烂泥地里。根据风吹千年杉,水浸万年松的俗语,简次屏便在下沉的楼墙上打了100多立方米的松木排桩,从头开始夯墙,一座五层高的方楼拔地而起。和贵楼历经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安然无恙。
http://s14/middle/5448404agb40cf26a831d&690
图五
整座土楼建在方圆 3000平方米的沼泽地上。两百多年来,和贵楼坚固稳定,保存完好,既没有下沉,也没有倾斜。在小天井用竹竿或铁丝往地下插,可以插很深;如果你用力踩一下这里的卵石,天井整片的卵石便会随之晃动。
http://s11/middle/5448404agb40cf2e7f04a&690
http://s13/middle/5448404agb40cf313fddc&690
图七
堂前门上挂的这块匾牌是中华民国念六年(1937年)十月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颁发的。
图八
这块匾牌是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十月由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长陈树仁赠送的。
图九
图十
图十一
图十二
图十三
图十四
图十五
图十六
图十七
图十八
图十九
图二十
http://s15/middle/5448404agb40cfa882fbe&690
图二十一
和贵楼有两口水井,位置一左一右,井水一清一浊,被称为阴阳井。两口水井相距十八米,右边的井水水位低于地平面,水井清亮如镜,水质甜美,供日常饮用,井中有几条红鲤鱼在自如地游动,如果鱼儿死了,说明井水就不能再饮用了。
http://s12/middle/5448404agb40d53a7497b&690图二十五
http://s3/middle/5448404agb40d13194f42&690
和贵楼的瓦顶坡度平缓,出檐巨大,朴实黝黑的九脊顶高低错落,使整座土楼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图二十九
和贵楼楼长简良发,是南靖县书洋镇璞山村的一位农民,热爱土楼,1999年起担任土楼义务讲解员,2008年被聘请为验票员和讲解员,同年被评为感动漳州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