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您的肾脏
(2010-03-29 19:20:55)
标签:
健康 |
●慢性肾脏病是隐形杀手,患者合并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的危险是没有肾脏病人群的20倍。
●每个人都应重视保护肾脏,定期进行肾脏病的早期筛查。
保护肾脏八方面入手
吃
1.减盐。肾脏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排钠。这就意味着,如果您平时口重,就会摄入过多的盐,从而增加肾脏的负担。当肾脏不能排除过多的盐分时会诱发高血压,而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肾脏缺血性损害。
2.少油。根据我国的膳食指南,成年人每天摄入的油脂应在30g以下。如果平时油脂摄入过多,就很容易导致高脂血症和肥胖。高脂血症和肥胖不仅容易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还能导致肾脏疾病。因此,每个人都应力争通过进出平衡(即热能的摄入与消耗保持平衡状态),使自己的体重和腰围达标。
体重是否达标,目前通常是用体重指数来表示的: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米)的平方。我国成年人BMI正常范围是:18.5≤BMI<24。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我国成年人的腰围标准是:男性<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就表示为中心型肥胖。
3.高蛋白食物莫多吃。正常人的肾脏具有很强的储备功能,可以完全代偿由高蛋白饮食引起的肾脏排泄的增加。一般成年人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蛋白质在1.0~1.2g,就能够满足营养需求,没有必要摄入过多的蛋白质。特别是老年人和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储备功能已经降低,经常摄入高蛋白饮食能迫使肾脏处于高滤过状态,结果会导致肾组织硬化和功能进一步降低。所以,老年人和慢性肾脏病患者尤应控制蛋白质的摄入。
喝
1.喝什么水好。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目前市场上的水产品多种多样。但是对于多数人而言,普通的白开水仍应作为首选。淡茶也适合多数人喝。在手边没有开水的情况下,可以饮用纯净水或矿泉水。不提倡经常、大量饮用碳酸饮料。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是当天的开水当天喝,不饮用千滚水、蒸锅水。因为千滚水、蒸锅水、隔夜水和隔夜茶里面的有害物质亚硝酸盐的含量显著增高,经常喝这样的水有害健康。
2.每天喝多少水。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应喝1200毫升水。由于每个人存在一定个体差异,加上季节等环境因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增减。
3.酒该怎么饮。长期大量饮酒可损伤消化道黏膜和肝脏功能,并造成脂肪肝、酒精肝。而有些肾脏疾病即来源于肝脏疾患。为保护肾脏起见,建议大家做出明智的选择,自觉地限量饮酒。即使喝,也要尽量选择低度酒少量饮用,如啤酒、葡萄酒或黄酒。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饮酒的日限量值为??男性:酒精量≤25g,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的白酒75g,或高度白酒50g;女性:酒精量≤15g,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的白酒50g。
排
1.憋尿是个坏习惯。一般正常成年人膀胱的容量为800~1000ml。当膀胱中尿量达到150~200ml时就开始有排尿的感觉;当尿量超过400ml时,就有强烈的排尿感和尿憋感。当感到尿憋时,输尿管和肾盂可有轻度扩张。长时间憋尿易导致尿液返流和诱发细菌感染等。
2.及时排尿利于肾。养成开始有排尿的感觉时及时排尿的习惯,及时将膀胱排空,尽可能减少尿液在膀胱的潴留时间,能有效减少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
睡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抵抗力对于肾脏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人体抵抗力与睡眠密切相关,而睡眠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作息是否顺应了生物钟。睡子午觉是祖国医学对于人体养生的一个重要观点,说明我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个正确的养生规律。
建议大家尽量避免过夜生活、开夜车。如果工作需要,也要在卧室营造类似夜间的环境,以利于获得良好的睡眠,使抵抗力得到恢复。
动
1.多数人每天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30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2.中老年人群多数不适合做剧烈运动,慢性肾脏病患者尤其如此。
3.无论是锻炼,还是工作、操持家务,都不能过度劳累,否则会使抵抗力降低。
药
1.中草药不一定都安全。在我国百姓当中,认为中草药无毒或毒性很小的偏见普遍存在。但实际上不尽然,如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就是导致急、慢性肾损害最常见的中草药。在我国,常见马兜铃属植物有:马兜铃、天仙藤、关木通、青木香、广防己、寻骨风等。因此,大家要提高对中草药毒副作用的警惕性,要在医生指导下,而不是自己随意服用。
2.不少西药具有肾脏毒性。常见的具有肾脏毒性的药物包括:镇痛药、退烧药、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以及造影对比剂等。
≥60岁的老年人由于肾脏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改变,如肾脏重量减轻、动脉血管硬化、血流量下降、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减少、尿浓缩稀释功能降低、肾脏储备功能下降等,因此是药物导致肾脏损害的高危人群。
药物主要通过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管腔内阻塞、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等损害肾功能。也有少部分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病毒药物,也能导致肾小球损害,出现较多尿蛋白。
降
有效地控制血压是延缓和防止肾脏损害的重要措施,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查
1.定期验尿。
①尿常规检查。这是目前各级医院筛查肾脏疾病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尿蛋白、尿糖、尿潜血、红细胞和白细胞等项目测定。尿常规检查方便、快捷,通常30分钟后即可看到检查报告。
②其他尿液检查。由于尿常规检查是一天中随机留取的一段尿液,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患者的病情,所以,出现蛋白尿者应进一步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及肾功能(包括血浆肌酐、尿素、尿酸等)检查。对于出现血尿的患者,还应进行尿红细胞形态和数量检查(尿相差显微镜检查),初步判断尿红细胞的来源。
特别提示:健康的中老年人,每年应该检查1~2次尿常规。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的中老年人,应每3~6个月检查1次尿常规。已患慢性肾脏病的中老年人应每1~3个月到医院随诊1次。建议出现肾脏损害的肥胖患者,积极进行药物治疗,使24小时尿蛋白定量保持在0.3g以下。
2.影像学检查。对于血尿突出的患者,尤其是正常形态或均一型红细胞尿患者,应该进行泌尿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或CT和磁共振检查。
3.膀胱镜、输尿管镜检查。以寻找血尿的来源。对于通过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甚至膀胱镜检查未发现明确病灶的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诊,观察血尿变化的情况。
4.肾功能检查。经尿常规检查发现蛋白尿或血尿者,均应该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血清肌酐、尿素、内生肌酐清除率,并通过血清肌酐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或通过放射性核素检查测定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
得肾病易伤身
高血压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贫血
骨病
代谢障碍和营养不良
其他
切断肾损害的途径
途径1:感染
这是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病因。发生于身体各部位的病毒或细菌感染均可诱发身体产生免疫性炎症反应。而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能直接引发多种肾小球肾炎,导致肾脏损害。随着蛋白尿的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会发生进一步的损害,进而导致肾功能不全。
泌尿系统感染
特殊感染
途径2:糖尿病
糖尿病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损害肾脏。目前糖尿病肾病已成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病病因。
途径3:高血压
长时间的高血压可引起肾动脉的硬化,导致肾脏缺血。高血压性肾损害也是近年来发病率快速增加的肾脏疾病,特别是老年人,肾动脉硬化、狭窄引发的缺血性肾病是导致老年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病因。
途径4:系统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系统性疾病都经常合并肾脏损害,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死亡病因。因此,系统性疾病治疗时一定要注意有无肾脏损害,并给予合理治疗。
途径5:中毒
重金属汞、镉、金等均可直接导致肾小管损伤,引发急性或慢性肾衰竭。
枯草剂等农药也可以诱发急性肾衰竭;某些蜂毒、蛇毒以及毒蘑菇等都可引起急性肾损害。
庆大霉素、解热镇痛剂等肾毒性药物也都可以导致肾脏损害,严重者诱发急、慢性肾衰竭。近年来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引起的肾衰竭患者明显增多,对此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途径6:泌尿道梗阻
泌尿系统的结石、肿瘤以及前列腺肥大等疾病可引起泌尿道梗阻,严重的梗阻可引发急性肾衰竭。长时间慢性梗阻可导致梗阻性肾病,引发慢性肾衰竭。
途径7:放射损伤
肾脏易于受到放射线伤害,50%以上的肾脏在5周内接受20~30G(2000~3000Rad)的射线照射就可引发放射性肾病;而放射性肾病发病后治疗困难,预后不良。因此,进行各种放射性诊治时要注意肾脏的防护。
途径8:剧烈运动
可引发横纹肌溶解,长时间的身体挤压也可引起挤压伤综合征。由此导致的肌红蛋白溶解入血后可引发急性肾衰竭,汶川地震中许多重症伤员就都患有这种疾病。
途径9:肾脏灌注不足
高温、大量出汗、严重腹泻、脱水等可引起有效循环血流量不足,肾脏血液灌注不足而导致急性肾损害。因此,在上述情况下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途径10:生活习惯差
吸烟、吸食毒品可引起直接肾脏损害;肥胖以及大量食用高脂食物所引起的高脂血症都可引起肾脏损害;进食过多的蛋白质可加重肾脏负担,长时间可引起肾脏损害。
途径11:增龄
老年人肾脏储备、代偿功能不足,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服用药物较多,更易发生各种肾脏疾病。因此,老年人更要注意保护肾脏,要定期检查,对服用的药物不仅要注意药物本身有无肾脏毒性,还要注意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后产生的肾脏毒性。
途径12:遗传
某些肾脏疾病,如遗传性肾炎、多囊肾等具有遗传特征,家族成员中有肾病患者应注意做肾脏相关检查;并且由于多囊肾的发病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因此幼年时肾脏检查正常,不代表成人时没有肾脏疾病,所以要定期检查。
你问
问
答
肾虚是一个中医学的概念,它不单指肾脏疾病和肾功能减退。
夜尿增多的定义是:夜间睡眠时尿量>750ml或大于白天的尿量。在正常情况下,根据睡眠时间的长短不一,可无夜尿或1~2次,白天与夜间的尿量比值是2∶1。
夜尿增多不单是指夜间尿的次数增多,还表示肾脏尿浓缩功能开始减退。在正常情况下,儿童和老年人由于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以及老年人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可增多。而在患有急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等疾病后,夜尿也可以增多。40岁即出现夜尿增多,应首先明确是否真是夜尿增多。若确实存在夜尿增多,应寻找病因并给予治疗,而不应滥服补药。
问
答
肥胖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尿酸等,而这些疾病均是导致肾脏损伤的常见因素。调查显示,由肥胖导致的肾小球疾病约占肥胖人群的2%,并逐年有迅速增多的趋势。
由肥胖导致的肾小球疾病通常是不可逆的损伤。其临床表现多为少量至大量的蛋白尿,病理上表现为肾小球肥大或合并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硬化。减肥、节食、增加体育运动只能阻止肾脏的进一步损害,却不能使原有肾小球损伤得到恢复。因此,控制体重、预防与肥胖相关的肾小球疾病的发生,是防治肾脏疾病的关键。
你爱人目前血压不高,血、尿化验正常,说明尚未发现患有肾脏疾病的证据。有时走路后下肢会水肿,有可能与体重过重、走路时下肢静脉回流不畅有关。目前应积极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并定期进行血压和尿常规检测。
问
答
急性肾炎又称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以链球菌感染最常见,也可见于其他细菌和病原微生物,多见于儿童。绝大多数患儿能够完全治愈,也就是根治,在这一点上完全不同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治疗多数能够控制病情进展,但难于根治。对于患过急性肾炎的儿童,在治愈初期应每年进行1~2次尿常规检查。
问
答
高血压的病因除饮食和生活环境因素外,遗传因素也是重要的病因。不同遗传背景的人,神经类型不同,对外界刺激应激反应程度不同,对盐的排泄能力不同,因此高血压的易感性也各不相同。此外,精神紧张程度、工作压力、适当的锻炼等因素也影响高血压的易感性。因此,同样生活在一起的人,不一定都患有高血压。
问
答
长期高血压而未经控制,能引起肾脏血管病变和肾脏缺血,进而导致肾组织纤维化而引起肾脏功能衰竭。此外,高血压可以引起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产生蛋白尿,加重肾脏的损害。因此,患有高血压的患者??
首先,应做肾脏相关检查,尽早明确是否为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其次,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充分、稳定降压,尽可能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对于尿蛋白定量大于1g/日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要控制在125/75mmHg以下,这对保护肾脏功能非常重要。
在降压药物选择上,单纯高血压患者可首选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而由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患者则应首先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达不到降压标准的患者应并用钙通道阻滞剂或α、β受体阻断剂。
无论选择什么种类的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是最重要的。而且要坚持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定期调整降压药物,维持降压水平的稳定。
问
答
对于健康人来说,体形不影响肾脏。但肥胖的患者有可能发生肥胖相关性肾病,造成肾脏损害。过于消瘦的人常常存在营养不良,如出现贫血、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也将影响肾脏,产生相应的肾脏损害,严重时可合并肾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