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管通道的种类有哪些?

(2007-09-02 19:35:15)
标签:

健康/保健

 

血管通道的种类有:

(1)直接穿刺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急性药物、毒物中毒需用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者,急性肾功能衰竭伴高容量心力衰竭需紧急作单纯超滤脱水以及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者。其缺点是偶尔发生血肿等并发症。

(2)动静脉外分流:简称外瘘管。是60年代初ARFCRF血液透析的主要通道。优点为手术简单,术后15天就可使用,连接透析器方便,不需要穿刺血管。但由于导管本身异物刺激,长期留置易发生感染,血管内膜增生纤维化和血栓形成等;反复透析后,动静脉连接导管易松脱引起大出血。多数外瘘管使用时间为一年内,少数可达23年。维持外瘘管通畅的关键在于防止堵塞,忌用有炎症的静脉作外瘘,插管时避免损伤血管内膜,防止导管扭曲,局部包扎不宜过紧,外瘘肢体近端关节应伸直以防睡眠时压迫。在建立外瘘3 5天后方可使用,以减少局部渗血。

(3)动静脉内分流:简称内瘘。是目前维持血液透析最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优点是感染发生率低,使用时间多在2年以上,活动方便,无管道脱落出血之虞,可开展门诊和家庭透析。

可分为直接动静脉内瘘和移植动静脉内瘘两种。

(4 ) 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一般中心静脉导管常用作紧急透析患者的血管通道,但近年来设计的新型中心静脉导管可用于长期透析。这种新型导管的问世,为常规内瘘或移植血管瘘多次失败,濒于无血管通道可用的长期透析患者提供了新的途径。主要并发症为血栓形成和感染,也是导管功能丧失的原因,但很少由此引起患者死亡。

(5)无针血管通道:其最大特点是不用针穿刺皮肤。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①四肢远端内瘘多次失败,需做近端内瘘者; ②患者对疼痛较为敏感,对穿刺存在恐惧心理。该通道感染发生率较高,且长期通畅率较低,平均使用时间为1315个月,失败原因主要为血栓形成和感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