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大利的艺术品SONUSFABERELECTAAMATOR喇叭(转载)

(2017-05-16 15:35:01)
分类: 老胡说音响
意大利的时装独领时尚,意大利的工艺水准举世讚扬,意大利的艺术成就更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提起意大利的音响,您恐怕就所知有限了,搞不好甚至比对国产音响还没信心。然而,在此我却要兴奋地告诉您,Sonus Faber 不但是个道道地地的意大利厂,而且它还承传了意大利的传统风格─高度的技艺水准,以及对美不断的执着和狂热。

http://news.gzhifi.com/uploads/110623/1_215335_1.jpg

Sonus Faber是一型精工细緻,造型优美,并且有极佳内涵的喇叭,它代表着意大利的艺术工艺水准。

「你换喇叭啦?」

最近这一阵子几乎每个关心我的朋友一见到我噼头就这麽一句,而且同时脸上还露出一种怪异的表情,好似我曾撒下漫天大谎,现在等着看我出糗一般......

「是啊!」

惊讶?恐怕是吧。若非我亲身经历这趟美国之行的一些经验和心路历程,只怕我自己也难以接受这个事实:聆听室也没改,器材也没换,好端端的Super Tablette为什麽要淘汰?

也记不清已经把这个故事说过几遍了。印象中似乎只要是我认为比较不主观、比较能接受新观念的朋友我都会把这段心路历程一五一十地重述一遍,直到他们能凭着想像力去揣摩感受我内心的那股冲击为止。

观念改变

「你变了!」

是的,我变了。我变得不再那麽意气昂扬;我变得对我过去的音响造诣感到惭愧;我变得为那些在台湾叱诧风云的Pro们感到可怜而可笑;最重要的是,我变得对音响重播出来的音乐有了完全截然不同的认为和观念。

不错,这完全是那个故事所造成的,但是在今天这个地方,为了不伤少数几个人的心以及篇幅有限的缘故,这件事就略去不提,或许那天等我整理好了之后,我会用较委婉的语气将它描绘出来,但是,这日子恐怕是遥遥无期的。

不是我吝于和别人分享,只是我怀疑我能否将这种刻骨铭心的感受描述千万其一于纸上!我能怎麽概括地告诉您我现在对音色再生的要求呢?我说:「轻鬆、自然、丰润、甜美、透明、细节、动态、残响」,又能告诉您些什麽?除了我自己之外,又有谁能了解我笔下所写出的同一个形容词在过去和现在分别代表了有如天壤之距的差别呢?在经过了漫长的一段痛苦的省思之后,我决定这麽地告诉您:「我现在对音响系统重播效果的最高要求,就是要能够把「音乐」完美地表现出来。」

而待会儿我要向各位介绍的喇叭,正是能完全符合我的要求的一件艺术品。

然而,什麽是「音乐」?

还记得在那位老美家中欣赏完音乐,在惊讶讚歎之馀,我向他提到了台湾一些玩家们的音色及器材陈设等情形。话才刚说完,那位老美随即反问我一个问题:「你们是在听「声音」还是在听「音乐」?」(Are you listening to the "sound"or the "music"?)

大哉问!

Sound与Music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着实让我呆坐了好一阵子,脑子裡除了「Sound」和「Music」这两个字翻滚个不停之外,其它则是一片空白!是的,「音乐」是由「声音」所构成的,但难道所有的「声音」都是「音乐」吗?显然不是!那为什麽自诩「爱乐族」的我们能忍受高频如此尖瘦、中频如此生涩、低频又如此乾瘪、「人工细节」充斥耳际的「音乐」这麽久而不知其错呢?难道我们在一味追求透明感、层次感、音场感、深度感、速度感之馀就全代表了所谓的「音乐感」了吗?还是我们的耳朵、听神经等......,和老美们不同?当我兴高采烈地抱着老美们特地造给录音间、或是全木造房屋外加长毛地毯房间使用的喇叭放在你那四面砖牆水泥外加光面地砖的起居室之时,你是否敢肯定这就是您在书上看到的音乐质感、这就是所谓的透明感、所谓的动态、细节、音场,甚至就是所谓的「音乐」呢?

老实地告诉您好了:不是,绝对不是这样的!因为,如此接近现场而且生动活泼轻鬆自然的音乐,是我在富裕的台湾尚未听过的。我们所有的,大多不过是自认Hi-End的「Mdi-Fi」组合或是会发出剌耳细节的奇怪音响而已!

不要伤心,更不必愤怒,如果您仍对音乐有偏执的狂热,不愿成为音响的奴隶,不妨静下心来,思考一下「音乐感」的那种真诚而又原始的悸动,随着我来到另一个陌生而又美丽的世界──Sonus Faber。

意大利的时装独领时尚,意大利的工艺水准举世讚扬,意大利的艺术成就更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提起意大利的音响,您恐怕就所知有限了。这篇评论到底能为读者们带来什麽?资讯?娱乐?还是广告效力?说真的,每当我一想到这个问题,我就不由得精神抖擞起来,深怕一字之差误导了您「知」的权力。而我每每碰到这种情形时的第一个直觉反应,就是想用最少最简短的文字来对一部器材作总结;可是,我又担心这麽一来又会因为其它环境人为因素的干扰反而更扭曲了我的本意。这种矛盾的心情,恐怕只有用心的读者才有办法会了。

然而,面对着在柔和的灯光下散发出一般诱人气质的她,我仍然迫不及待地要说:「她,绝对值得一聆。」

让我们先从她的结构谈起吧!


Electa Amator

第一眼看到Electa Amator时,您一定会惊讶于她造型的特殊:圆滑的音箱上镶嵌着两重叠在一起的单体,滑稽中带着点神秘,教人猜不透个中道理;音箱的侧板与面板衔接的部分,巧妙而又极富创意地圆鼓了一块出来,其弧度与中央低音单体完全美地契合,细緻的程度让人难以置信在今天这个社会竟然还有人愿意花费这麽大的工夫来琢磨这一块木头,同时也教人不得不怀疑这种设计难道真能对她的音响效果上会有什麽帮助;音箱的表面上刻着一道道「V」型的沟纹,让人有种「美观」用途的错觉,因为它们都能那麽恰如其份地终止在圆滑稜线两侧,但走近定睛一看,才发现在圆润的稜线上,竟可隐约看到一条条像波浪般曲折的接榫线,其接合之精密、准确,简直教人无法相信这竟只是一个喇叭的音箱而已,而且,令人更大感不解的是,一个喇叭的音箱,为什麽要用这麽多片木板来组合,而不乾脆像其它喇叭一样用上下左右四大块木板黏合了事呢?

如此一连串新鲜而奇怪的设计,一时之间实在让人难以消受......

其实,这一切设计有些是可以从学理上得到証据的:比方说圆滑的稜边造型,很明显是为减低喇叭绕射波的干扰情形而设计的(这一点在其它许多喇叭身上也可见到,故在此不多作说明);而「V」型沟纹的设计,则可能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固体是会传导波动的,而这个波动的传导则大部分是靠着固体的表面行走。举个例子来说,当您手拿着一块木板的一端,而在另一端用力敲打时,拿着木板的手一定会感觉到敲打所造成的振动,但如果此时您用一块毛巾包起木板再做同样的实验时,您会发现传导过来的振动小很多,亦即大部分经由表面传导的振动被阻绝吸收掉了。同样的道理,这个「V」型沟纹的作用就是在阻隔这些表面波动,以减低音箱共振所产生的音染。

但,此时聪明而又仔细的您一定会发现,在上述的那个实验中表面波是被抑制了,但对于木板本身振动的问题却没有解决,是否有其他的办法可以使这种内部传道的情况更加衰减的呢?有的,这也就是Sonus Faber为什麽要採用「接合」音箱的缘故了。

我们都?道一个波动在通过任一个界面时,一定会有透射波和反射波产生,透射被循着原波动的方向继续行进,反射波则逆其向而行,但无论是透射波或反射波都一定比原波动的能量来得低,而Sonus Faber用这麽多片木板来榫接,其目的不外是希望利用这些透射波与反射波相互干扰的特性来达到抑制音箱驻波共振的理想。尤其,当您卸下单体,看到音箱内部,发现到原来这一块块木板之间的密度特性都不尽相同时(从木板原本的色泽和质地可以看出),内心那股感怀激动的情绪,将让您久久无法自己......

科技与艺术之结合

因此我禁不住要说:「能结合科技与艺术之器材,唯Sonus Faber而已矣!」

事实上,Electa Amator在对抑制音箱共振的设计上还不仅仅如此而已,她斜背式的外型、塑钢质地的背板,在在都说明了Electa Amator在抑制音染方面的努力与成就。此外,再加上她滑腻细緻的触感和高雅脱俗的造型,您说您能抗拒这股魅力?我才不信!

拆下Electa Amator的单体,她的内部陈设便映入眼帘;Dynaudio T330D Esotar的高音单体,中低音单体打着Sonus Faber的Mark,稍予人一种不信任的感觉,但製作相当结实,而且入手沉重,纸盆上为增加纸盆刚性的凸纹也很精緻,因此我宁愿相信它是家专製单体厂的OEM产品;面板上贴着的一层皮革,卸下单体后才发现是块真的天然皮;分音器则固定在背板上,但整个都被黑色的胶盖满了,除了还能依稀略辨分音器上零件的外型,什麽都看不到!而且内部喇叭线的銲点也被深埋在胶中,这对我这个爱动与换线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大噩耗,不过还好,线材的质料看起来还不致令人担心。

音箱背面的喇叭线接头有两组,而且都是镀金的高级品,原厂在这两组接端之间夹有一个镀金的锁片,好让一时找不出两对喇叭线的使用者能暂时舒解一下窘况。为什麽我说「暂时」呢?因为我在试听时发现,这个金锁片对音质有负面的影响,它会使音质变得比较粗糙、乾瘦,而且使中、高音的音质无法完全一致。经我这麽一说,您还能忍受它「长久」存在吗?才怪!

另外一点要向读者们先行说明的,是Electa Amator原本高音单体上罩有一个「Benz」标记型的保护罩,请不要迷恋震慑于它的外型,拿掉它!因为它会使您的音像模煳、定位不准、质感粗糙、高音延伸性不佳。当然如此一来,您就得特别小心来访宾客的「一指神功」伤了高音单体,这也算是代价吧!

相信您一定也和我一样,在面对真心的美感时,往往除了将心中那股麻酥的感动表现在充满了满足喜税的表情上之外,其他一切的一切,都是「笔墨所无法形容」的!而此时的我,正是如此的感受。她的好,她的美,我能传达给您吗?而且在目前我所知的Hi-End杂志中尚未曾有评过Electa Amator的情况下,她的美,她的好,您会相信吗?但基于一种身为音响评论员的使命感和一股不吐不快的冲动,我仍愿用我那支拙笔为您描绘出一幅梦想中的音乐世界......

请用心灵去体验感受那种朴实无华而又刻骨铭心的音乐吧!对爱乐如斯的您而言,「音乐感」或许是个比较陌生的名词,但绝不是个陌生的经验──当您被眼前耳畔那种澎湃的气势、细腻的感触或流畅的乐句所感动时,您可曾深思过究竟是音乐的那一部分滋染了您的心灵,让您心中那份最原始、最不容易被启开的本能竟会在此时毫无保留地渲洩了出来?是透明感?细节?高贵的音质?强大的动态?抑或是乐器质感?平顺的频率响应?精准的定位?宽深的音场?还是适恰的残响,充足的堂音呢?

  不是,显然都不是!因为这些个感觉都只有在您从音乐的感动中惊觉过来、正襟危坐地戴上您那音响判官式的面具后,才有可能一一地被您发掘。这时的音乐整体感被您残酷地硬生生支解成一堆条列式的名词。然而我辈可怜音响迷,竟都在这一堆名词中辗转浮沉、自得其乐,殊不知将它们一一整合,再生出真正能进入内心世界的......

韵 韵!

  是的,韵!我又再一次地触碰了您内心中最脆弱的部分。一般音响系统中,最缺乏的就是真正属于音乐的那股「韵」味;而所谓「韵」味,绝不是肥胖模煳、音染严重、频宽不足、动态不佳所造就出的音响系统,喜好此道的朋友,我们只是能说这是个人的「品」味;真正令人感动的韵味,是集结了所有音响美学上基本要求的综合体,包括透明感、音场感、定位感、动态、频宽、速度感、音色质感、细节、甚至能量感在内,缺一不可。而其中的比例搭配,则完全控制在音响迷本身对音响重播的概含中(亦即英语所谓的「Audio Mind」),我这次去美国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是我突然发现原本我们对「韵」的定意竟是这麽地极端,动态、细节、速度、频宽都推展得过份极至,以至于我们在听音乐时,感官刺激的满足远远超过了心灵的慰藉;这好比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看惯了打扮得妖豔华丽的女人后突然瞥见一个澹粧雅緻的清纯女孩,其内心的冲击与悔悟,岂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尽的!

  而Electa Amator,正是我在充满了感官刺激的音响器材堆中,唯一找到能完全符合我的新音响观的喇叭──她给人第一个深刻印象,便是十分的「顺耳」!请原谅我的腹笥甚窘无法想出一个更好的形容词来描述她这种平顺的特质;但,只要您亲耳听过,您便会惊异地发现不论是什麽音乐,Electa Amator似乎都太有能力把它们被掩埋在其它音响系统下的「韵」味充分地表达出来!您会惊叹,您会讶异,一首首您熟得不能再熟的音乐被她一唱,似乎又都重新赋予了新的生命力,那种感觉、那种悸动,绝不是音乐沉重的「英国之声」,也不是冷涩聒噪的「Hi-Fi之音」,而是真正的音乐、真正的「韵味」!

  同一首庄严肃穆的宗教合唱曲,别的喇叭播放起来与她相形之下,都变成了教条式的军歌般死气沉沉,了无生趣(Proprius Prop 7853);同一台钢琴被她一播唱,音色更是高贵,气势更显恢宏(DG 419105-1);更重要的,是我发现由她唱出的Cello的音色,不再像是隻公牛痛苦的哀鸣,而是像隻蓄势待发狮虎般的低吼(Mercury SRI 3-77002)。

  亲爱的读者,请仔细地想想,那一种表现才更接近真实?

  是的,您或许会辩解说这是音染的结果。如果您有这一层疑虑的话,不妨再费点心思继续看下去。

中音出色

  由上面的一些描述,相信您至少可以得到一个结论:Electa Amator的中音非常出色。确实,她的中频音色相当地饱满自然,结实而绝无音染,鲜活而绝不做作,温柔却绝不矫情。如此流畅而且舒服的感觉,是我在除了音乐厅之外的音响系统上从未曾听到过的!我说这句话,并不意味我自己的系统有多出色,也不代表其他知名度相当高的喇叭发不出这种声音,我只是想诚恳而热切地告诉您,如果您的「音响观」是以音乐性为重,那麽高贵的她,绝对会让您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听!在那音场中一个个中气十足的歌者其共鸣腔表达得多麽适恰(Verdi: Otello, London OSA-13130);那弦声多麽地细腻饱满,一波波细滑如丝的弦声正如徐风拂面般地向我身边涌来(Lyrita SRCS.116),顿时一阵夹杂了惊讶、讚歎和舒畅的感受从胸口迸发了出来──因为我从来没想过,原来弦乐竟也能够有这麽巨大的能量,而且完全不丧失一丝细节,反而更有光泽,更为柔韧,更具韵味。

  再听!那宏亮结实的木管正将凝鍊的气势化为一声声活泼透明的音乐挥洒于音场之中;那刚柔并济的铜管也不甘示弱地将铜管乐滔柔和刚强做了最悬殊的诠释(Mercury SRI 75028);那定音鼓的音色结实而沉稳,就连鼓皮磨擦弹跳的声音都清楚可闻......。

  您说,音乐到了这麽美这麽真的地步,夫复何求?

  能有如此真实完美的音色,她的高频表现会差吗?当然不会!我虽然不一定赞同Electa Amator规格书上所写高频可平直延伸到30KHz的说法,但她在高频上的动态、质感,以及延伸特性,除了使音场中的残响堂音能自由流动在音场的每一个角落外,更能精确地刻划出音乐厅的大小、形状、以及每一种音乐的原始韵味。

  这是什麽意思?

  每一种音乐都有其独特的气氛和风貌:爵士乐的洗鍊与风雅就和热门音乐的沸腾与节奏有相当距离的差别,至于古典乐曲的雅洁与精緻更是不遑多让!Electa Amator在诠释音乐原始韵味的方面,似乎隐藏着出人意料的潜能,她总能在一个音乐刚开始的几个音符间巧妙不露痕迹地将前一曲毕停留在内心中的感动完全一扫而空,让心灵马上跟随着新的气氛进入另一个音乐世界。于曲始曲罢,音起音落,您无时无刻不在音乐的真诚律动中随之高唱,随之低吟,随之感动!

  有太多太多的音响系统无法在您心中产生这样的共鸣,原因无它,因为它们只满足了您的听觉,却无法唱开您的心扉......

既宽又深的音场

  看!那既宽又深的音场像永无止境似地展开在你的眼前。尤其是深度──我不禁兴奋地嚷着,简直太教人难以置信了!我必须惭愧地告诉您,在我过去使用ProAc的日子中,我从来没有这麽地激动过;那深邃的音场,早已飞逐在聆听室的背牆之外,尽情地自由延展,看到此情此景,我不禁怀疑,过去我用ProAc来评论器材,是否有太多的细节表现我无法传达给您,因为我看到了一个比原来更深百分之五十的音场、音乐厅背牆的形式及反射音更有如换了副眼镜般地豁然清晰了起来。

  这,绝不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

  您或许会误认这种音场是音场最前排后退所造成的。其实不然,当您听到Electa Amator发出声音的刹那,您会有种与舞台更接近的震撼──那人声,彷彿就在您面前倾吐细诉一般,十分亲切而真实(Famous Blue RainCoat, Cypress 661-111-1);那提琴,有如一片无垠草原上的疾风劲草般,光泽、柔韧而又华丽。说到这儿,我又按耐不住那股想要与您分享美好事物的冲动:Electa Amator播放交响曲时所发出的弦声,真的是「一片」,而不是一般喇叭系统所播放出那种「一块块」瘦小得可怜的弦乐组!如果您是位用心的音响迷,您一定会对音响系统无法再生出如音乐厅那种一大片弦乐推涌而至的舒畅感觉而失望。过去我所听过的系统中,不论等级高低,也都无法在这些方面令我满足,因此我便私心地认为这是音响系统先天的缺陷,是无法改变的!但自从我在美国听到他们竟然能把音乐厅中的弦乐能量传达得如此淋漓尽致时,我才惊觉到原来这种表现并非不可能,只是我们还未追求到罢了。而如今,我能在自己的系统上得到极为近似的表现,怎不教人喜出望外!?或许,是我的音响观改变了的缘故;也或许是Super Tablette太差的缘故;但Electa Amator的功劳则是绝对无庸置疑的!

  几个星期前本刊另一位主笔王克勤兄造访,在听过Electa Amator的整体表现后,也忍不住讚歎弦乐能量的澎湃感人!面对如此的溢美之词我并不敢居功,因为我知道若不是因为Electa Amator,要想从这麽要求完美的王兄口中得到一句讚美,是根本不可能的!

  再看!在那宽深音场中的乐器排列得多麽有次序,一个个定位精准、形体自然、层次分明。流窜在一件件乐器间的堂音残响交织着一个个错落有致的定位。在音乐开始的刹时拓展成一间间您未曾去过,但如今却于焉再生的音乐厅和录音室。看到这般情景,我不由得担心了起来──使用WATT喇叭的音响迷在听到Electa Amator的表现后,其内心的情绪,一定是複杂又矛盾的吧!

吓人的动态

  其实,会让WATT使用者心绪纷乱的地方还不仅于此:她那大到吓人的动态范围,恐怕连一些巨型落地喇叭都会感到汗颜。

  是的,我没有说错,也没有说谎,她的动态确实是吓人!或许您会怀疑这麽小的喇叭能有多少音压?这麽小的单体会有多少动态?很抱歉我无法给您一个数据上的解答,只能告诉您,Electa Amator是我听过所有的传统动圈式喇叭中,动态最能与静电或屏风喇叭匹敌者(事实上有些屏风或静电喇叭的动态也不及Electa Amator)!

  如果您有Sheffield Lab那张The Sheffield Drum Record (Lab 14)或是Mazzel指挥的Respighi:罗马之泉、罗马节日(英国版Decca SXL-6822)的话,不妨拿出来感受一下那强大动态所带来的震撼;过去听Sheffield Lab那张Drum Record时,总觉得这张LP的录音长处是在低频速度感及延伸性上,其它的则乏善可陈;但被Electa Amator播放后,我才勐然发现原来这张唱片的动态竟是如此的好,每一鼓触的力道和能量之间的差别都更清楚地表达了出来。因此您所听到的,是一个更鲜活更生动的爵士鼓曲;所看到的,是一个更有精神更为具体的鼓手正卖力地挥舞着鼓棒尽情地卖弄。

  同样地,在那张抢手的Decca唱片中,原来ttt到???的动态一到Electa Amator身上便变成了tttt到????!其差距之大,简直让我对过去一直使用ProAc来评论器材一事感到羞愧不已。同时,她也使我对LP以及CD之间的差异有了更深刻的体认──其结果呢,便是我对那堆呵护备至的LP更加宝贝爱惜了!

速度需要经营

  动态这麽出色的喇叭,她的速度感会慢吗?应该不会!虽然在Electa Amator身上这一点一样可以得到应证,但却不是像她在音色上的表现那样可以随取随得,而是需要靠「经营」出来的!

  让我来为您说明一下吧!

  原本我用MIT MH-750「Music Hose」喇叭线时,Electa Amator在中低频以及低频的速度显然地慢了下来,但这个现象却不曾在我以前用MH-750配Super Tablette时察觉。我起先以为是房间共振的情形所引起的,但用频谱分析仪一量,却又发现中低频的频段非常平顺,根本没有共振的现象发生,因此便一直为此烦恼不已。直到一天,我借了两对Straight Wire最新的Maestro喇叭线后(评论将在近期刊出),速度不够的问题便在一瞬间解决了大半!虽然尚未达到我的理想,但在我一步步细心的调整下,正朝着理想迈进(当然您知道我的理想是很高的)!

  因此,以我目前所得的成果,我只能告诉您Electa Amator的速度感不是「快」,而是很「适中」。跟Infinity IRS-V那种快得惊人的速度感比起来,她显然是慢了些;但与绝大多数能挤身Hi-End级的喇叭相较之下,Electa Amator的表现绝不逊色!或许,她受限于物理特性,速度感上即使有再大的进步恐怕也离我个人的理想有段距离;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将可以使她的速度感在传统喇叭群中傲视群雄!

  如此表现的喇叭,还需要去谈她的乐器质感、透明度吗?请别再让一些沾污到她的成就的形容词佔去了剩下的空间吧。我想,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该把重心转移到与使用较有切身关係的搭配和校调问题上来。

加超低音最完美

  首先,要将Electa Amator发挥到极致,请务必为她搭配一款高水准的超低音!您或许会奇怪为什麽前面我都不曾提到有关她在低频表现方面的描述。不错,单独使用Electa Amator时,她是可以让我在我的聆听室中得到一个平顺延伸到60Hz左右的低频(并非规格上所写的45Hz);但,以追求完美的眼光来看,您没有必要为了得到一个面貌姣好的女孩而刻意忽略掉她掉了小腿的事实!因此,容我不客气地说,不为Electa Amator加装「Hi-End」级超低音的音响迷(不是Hi-End级的不装也罢!),等于是在糟蹋一件旷世艺术品。

  以我个人的做法,我是为她加装了一对Entec大型的超低音(有空的话再为各位介绍),才得以让我享受那黑色沟纹间所隐藏的无限乐趣!

  另外,在搭配扩大机方面也值得您谨慎小心。据我在代理商的聆听室和我自己系统上的经验,我发现她对扩大机的敏感度非常高,她所要求的,不但是要音质高贵、性能稳定,最重要的,是需要大瓦数!我曾经听过她用一部瓦数较小的扩大机来推,结果中低频的动态明显不足而且高频延伸不佳,所呈现出的便变成了一对只有悦耳中频的Mid-Fi喇叭而已,多麽可惜啊!

  因为,请不要吝于在花了七、八万买下她后再投资一笔在后级上。以她的潜力,绝对值得配上任一款Hi-End后级!

  最后,有关校调上也有几点值得注意的:第一、是她的喇叭仰角、左右倾斜角度以及喇叭高度对音场定位、宽度以及深度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往往一个左右喇叭仰角的小误差就会造成定位上的模煳。所以我到最后乾脆拿着一个甘脆拿着一个水平仪来做微调(幸好Target的喇叭脚架有这种功能),其精密之程度,实在难以令人想像!

  第二、是您摆设Electa Amator的房间,左右宽度不宜太窄,最好能有十呎以上,而且大小约七、八坪的房间最能表现出她的潜能。我自己目前所碰到的一些校调上的困难多半都是因为聆听室太小所引发的,所以便得花更多的时间在细部微调上,如果您不愿将宝贵的聆听时间浪费太多繁複的校调上,房间的选择是必须注意的。

  第三、要听音乐时,面板罩一定要拿下来,因为这块用意大利尼绒做成的面板罩会对高频的泛音以及中频的音质产生负面的影响!只要您试过一次,相信您将很难再忍受面板罩还没拿掉的感觉。

  或许,她那高昂的售价以及对超低音和扩大机的严苛要求会是使您望而却步的地方;但,请相信我,如果您真的希望能在音响生涯的浮沉中回归到自然真诚的音乐感;如果您有信心要经营出一个真正Hi-End的音响系统──那,您将不可能用更少的花费得到相同的成果!此时,我除了告诉您Electa Amator将是我今后评荐器材的参考喇叭之外,实在不愿再用什麽感性诱惑的形容词来引起您的注意,但,末了,我还是忍不住想轻轻提醒您:「她,绝对值得一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