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726期:山·风情寻考之竹山东山

(2024-12-30 06:14:22)
标签:

城市记忆

公益活动

历史文化

寻考探源

山风情系列

分类: 记忆行走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726

“山·风情”系列寻考四十四·江宁行之九

竹山、东山探渊源

时间:20241228日周六上午9时集合,用时三小时左右。

活动内容:行走竹山、东山,考察此相对两山周边自古以来各类人文历史与故事。中国古代,将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制作乐器的材料称之为“八音”。而古江宁、上元县境内“竹”“土”二山,是周边“岗岭相连、峰峦凸起,共八座山峰”之其中也。古代文人便以“八音”为这些山峰命名。只可惜,如今“八峰”仅剩“竹”“土”两座。而土山则因东晋谢安以其家乡所居东山而更名……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726期:山·风情寻考之竹山东山



竹山:位于江宁区东山街道,与东山隔街相望。竹山原名石硊huì山,宋《景定建康志》载:石硊山在城东南四十里,周回一十七里,高二十七丈。一名竹山。(南宋陈)顾野王著《舆地志》载:秦始皇时,望气者云江东有天子气,乃东游以厌之。又凿金陵,以断其势,今方山石硊是其所断之处也。意思是说,秦始皇为断古都金陵“王气”,削平方山之顶,山峰落在周边又成众多小山。有“八音”山名流传。石硊山是其中之一而已“竹”名之。原竹山范围较大,后因不断地人工开发,到如今的竹山公园,仅仅是原山体北面残留下来的一个小山峰而已。目前竹山海拔32.7米,修建为烈士陵园和市民休闲公园,山腰中修建了一处音乐浮雕照壁,以纪念曾经的八音之名。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726期:山·风情寻考之竹山东山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726期:山·风情寻考之竹山东山

八音是中国古代乐器的统称,指金、石、丝、竹、土、木、匏páo、革八类。

金类钟、石类磬、丝类琴、竹类管笛、土类埙、木类柷zhù(打击乐)、革类鼓、匏páo类笙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726期:山·风情寻考之竹山东山

竹山腰的音乐墙与小广场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726期:山·风情寻考之竹山东山
竹山远眺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726期:山·风情寻考之竹山东山
过此桥进入竹山公园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726期:山·风情寻考之竹山东山
竹山顶广场

东山:原名土山,因谢安隐居于此而得名。同样的传说,土山也是因为秦始皇“去王气”断山时掉下的一撮土而得名。宋《景定建康志》记载:“土山,一名东山,在城东南二十里,周回四里,高二十丈。无岩石,故曰土山。”土山之名,坊间长期沿用。至今当地上了年岁的人依然习惯性地称它为土山,山下有条路,就叫土山路。历代史志文献和文人作品中,亦常有土山称谓。如唐朝李白“土山”诗,宋朝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明朝黄姬水“土山”诗,明朝顾起元“望土山”诗,清朝吴敬梓“东山”诗序中,也称之为“金陵之土山”。但土山之“土”,与八音相关,却很少有人知晓。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726期:山·风情寻考之竹山东山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726期:山·风情寻考之竹山东山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726期:山·风情寻考之竹山东山

东晋时期,名人谢安隐居土山,因其家乡居所在东山,所以也将土山同名称之。谢安原本在东山吃喝玩乐,吟诗会友,故意不问政事。但在朝廷面临危难之时多次征召下,他终于出山任职,并在山中指挥了著名的淝水之战,由此东山名声大噪,留下“东山再起”典故

如今,东山辟为市民休闲公园,山高62米。山上建有“谢公祠”、“谢公泉”以及根据东吴历史修建的“布塞亭”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