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期:千古诗意之新亭·劳劳亭

(2024-04-24 05:16:11)
标签:

记忆行走

历史文化

古都遗存

研学寻访

传承保护

分类: 记忆行走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

“山·风情”系列寻考之二十四·雨花行之三

千古诗意:新亭·劳劳亭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期:千古诗意之新亭·劳劳亭

集合时间:2024420日周六上午9时整

集合地点:小行地铁站三号口        

活动内容:根据古代众多诗人咏诵新亭、劳劳亭诗意,行走、探访、回望相近的两处历史遗迹与历史故事……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期:千古诗意之新亭·劳劳亭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期:千古诗意之新亭·劳劳亭
新亭对泣图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期:千古诗意之新亭·劳劳亭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期:千古诗意之新亭·劳劳亭
谢脁诗意图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期:千古诗意之新亭·劳劳亭
李白别友人图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期:千古诗意之新亭·劳劳亭
今新亭公园位置与劳劳亭遗址位置(朱向东老师拍摄制作)

金陵新亭

唐·李白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新亭

新亭,六朝时期建康都城南部重要的军事堡垒,三国东吴最早构筑。因地处江滨,又是都城西南交通要道,故而依山构建城垒,成为军事及交通重地。南朝宋孝武帝攻打弑父称帝的兄长,即位于此,曾改名中兴亭。但后代历史仍通称新亭。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大破金兀术于此。地处都城濒临长江,位置险要。这里也是一处风景名胜,风光奇特,东晋时成为朝廷官员和文人雅士们的游宴之地。有“新亭对泣”的成语流传后世。

新亭称帝故事:南朝宋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二十一日,太子刘劭发动叛乱弑杀了父亲宋文帝,而此时三弟刘骏正统军在巴口(今湖北黄州)征讨叛蛮。刘骏的部下董元嗣从建康城返回,将刘劭弑杀文帝的消息告知刘骏,刘骏大哭。刘骏随即悉数召回前线各路军队,准备起兵讨伐刘劭。此时刘劭写密信给朝廷名将沈庆之,命他杀死刘骏。沈庆之却拿着刘劭的信前去求见刘骏,将此密令呈上。由此更加推动了刘骏的讨伐决心。他迅速统领军队回攻建康城,占领新亭。在沈庆之、柳元景、刘秀之等诸将的劝进下,于四月二十七日(453520日)在新亭称帝。史称宋孝武帝……

新亭对泣典故:东晋王朝建立后,随着“永嘉南渡”而迁徙到建康城居住的王公大臣、文人雅士们,并非心安理得。总是思念北方故乡。因此,常常相聚于新亭,饮酒聊天,其中一次,名士周y又怀念起北方,心中难受,叹息说:“此处风光虽美好,可是国家的江山却与过去不一样了。”在座的几位士大夫无可奈何地默默对视,不觉流下泪来。由此留下“新亭对泣”成语。表达对社会前途命运无法预测而感伤哀叹的情绪。但,随即到来的丞相王导,见此情景,脸色大变,怒斥这帮文人没用,号召他们“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意思就是“大家应当同心同德,辅佐朝廷,收复神州失地,为何要学楚国囚徒那样哭哭啼啼呢?”众人听此言自然觉得惭愧,感激丞相,顿时振奋激昂起来。这又演绎了另一个成语:“愀qio然变色”……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歌

唐·李白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期:千古诗意之新亭·劳劳亭

山水画中的劳劳亭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期:千古诗意之新亭·劳劳亭

雨花台区文化局在街边立置的劳劳亭地名碑(舒克摄于行走现场)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期:千古诗意之新亭·劳劳亭
如今在雨花台区育德路中华中学新校区内复建的仿古劳劳亭(舒克摄影)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期:千古诗意之新亭·劳劳亭
中华中学雨花校区内新建的仿古劳劳亭,加上现代喷雾设置,营造诗意仙境感觉(舒克摄影)

劳劳亭,又名劳楼、劳劳楼、望远楼、望远亭、远望楼、临沧观,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著名历史古迹,自古以来即是来往其地行人分别、相送的场所,历代文人骚客亦多以之为题写作赋诗,而其中尤以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劳劳亭》一诗最为著名。

在古代汉语中,“劳”字通“辽”。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远也,或作“劳”。《孔雀东南飞》有“举手长劳劳”句,其语境表达意思是送别,后来“劳劳”成为古人的送别语,古人称送别的地方如江渚、亭子等为“劳劳渚”或“劳劳亭”。
根据《景定建康志》、《至大金陵新志》、《万历应天府志》、《正德江宁县志》、《康熙江南通志》、《嘉庆新修江宁府志》等地方志书和《舆地志》、《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等地理史籍所载,劳劳亭位置应在“建康府城南十五里劳劳山”上。大约在今雨花台区育德路附近,雨花台区文旅局在此路段设立古地名碑一座,以标识曾经的人文历史。
以下为本次活动合影(舒克摄影)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期:千古诗意之新亭·劳劳亭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期:千古诗意之新亭·劳劳亭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期:千古诗意之新亭·劳劳亭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96期:千古诗意之新亭·劳劳亭
本帖图片除署名者外,皆选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