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舒叔读解甲骨文之“艾”

(2023-03-03 06:39:29)
标签:

民族文字

甲骨文

研学

读解

传承

分类: 古字研学
舒叔读解甲骨文之“艾”   舒叔读解甲骨文之“艾”
“艾”字甲骨文造型

  “艾”,字形一目了然:数棵小草丛中或边上,有刀具。表示割草的动作。至于“草”自身,是药草,还是杂草,要分析那“刀具”的品相。如果是庄稼田里割杂草,当用一般农具“耒”,而这里使用的基本为“戈”与“辛”,与军用武器相近,显然非同一般农事也!故“采药”可能性更大些。那么,所割之草,是否有专指呢?

我们可以来考证一下流传几千年的中国端午民俗中“家家户户挂艾草”之举。“艾草”之“艾”,用于治病,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很广泛。公元前的《诗经》以及《孟子》、《春秋外传》等古籍均有记载。如此看来,尽管本字使用非农用刀具的“戈”与“辛”来表示特殊的割草动作。但也不能确认本字仅仅只表动作。还有可能同时特指所割之草,并为其定名。《诗经》的记载,可以证明春秋时期乃至更前时间艾草作为药物已经被广泛运用。而本字的存在,是否可以佐证在殷商时期,艾草的运用也已经很流行了呢?

或许,先祖们当年就已经被这种具有奇异香味的屮所深深吸引,大量收割,所以,在创造本字时,既为“割草”动词,同时又以此字形为所割奇香之屮命名了!


舒叔读解甲骨文之“艾”
端午艾草

舒叔读解甲骨文之“艾”
自古端午家家户户挂艾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